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笃行建新功

——我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

  这是一次直抵人心、触及灵魂的教育洗礼,这是一次全体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大扫除”,这是一场重整行装的再次出发。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举措,坚持一体推进、有机融合,着力促发展、惠民生,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学细悟 在理论学习上下“实功”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联系实际学、形式多样学、全面覆盖学,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刻的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

  “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4个主题,我市先后开展4次专题研讨,并组织领导干部前往阳高县大泉山水土流失治理纪念馆开展沉浸学习,不断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素养。”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各级党组织聚焦“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灵活采取集中研讨学、平台推送学、微信扫码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对象、不同行业领域党员特点,采取农村(社区)班子成员联系流动党员“结对帮学”、青年党员联系离退休党员“上门送学”、“三新”领域党员“联建共学”等方式,提高主题教育覆盖质量。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市县两级组建16支宣讲小分队,开展基层宣讲420场,受众8.9万人。云州区通过强化党员教育三项阵地,有效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浑源县积极探索“新新向党”“新新向融”党建品牌,助力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左云县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激发离退休干部党建新活力;天镇县三举措打造党员教育线上线下新模式……全市8039个基层党组织、19.5万名党员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学习,推动理论学习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干部。

  直奔问题 在调查研究上摸“实情”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市长信箱纳入接诉即办平台受理办理、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多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灵丘县红石塄乡立足实际破解“不懂发展、不敢发展、不会发展”三大难题……我市坚持“小切口大主题”,聚焦“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主题同题共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收集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1.9万多条。省委第二巡回督导组和市委主题教育办围绕可触可感、可学可鉴,对188个正面典型案例、202个反面典型案例逐一审核把关,推动从“剖析一个案例”到“解决一类问题”。

  市委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暨典型案例交流会,紧紧围绕1正3反4个典型案例,探究做好工作的共性规律。同时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大接访,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化解出租车市场不规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网约车不合规等373个信访积案,召开信访案件联席会议58次,协调解决跨领域、跨部门“急难愁盼”难题27个。

  小区物业是否覆盖、国省干线公路限速该如何管理、生态环保存在哪些问题……一竿子插到底了解实情,带着问题“解剖麻雀”。市县领导干部将“办公桌”前移至基层一线,现场办公3100多次,市级领导干部确定调研成果转化项目21个,其他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确定调研成果转化项目1124个。云冈区“一个阵地”“一张网络”“一个体系”强化基层治理;广灵县三项机制落实“接诉即办”;平城区在“学、问、晒、改”上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新荣区制定“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等工作方案破解群众难题……各县区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在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群众问题上创优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上下联动 在检视整改上出“实招”

  “我市建立四级联审机制,先后11次召开联席会议,对市级检视的678条问题逐条整改,反馈意见1194条,为提高检视整改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公安部门在医院学校等区域划设临时停车位8200个、市政部门推动横跨晋蒙两省区51.9公里的长输管线项目竣工投产、市区新建供热管线7.2公里、改造51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围绕检视出的28个问题和确定的10个专项整治项目,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方式扎实推进整改整治。目前,已全部整改。同时,我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各单位制定或完善规章制度196项,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逐一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一项一项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见底见效。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围绕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我市开展12个不良作风问题整治,推进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检视整改,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4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促治促建作用。

  以学促干 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主题教育成效如何,还是要靠破解发展难题、解决民生实事来说话。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高质量发展上,我市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会提出“15886”工作体系,瞄准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加快构建体现大同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组建16支驻京小分队常驻北京开展精准招商,已对接京津冀各类单位3825家,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5个599.45亿元,开工27个157.15亿元。目前,秦淮、中联、京东3个在建数据中心投产达效,抖音超大数据中心、秦云零碳数基能源综合体开工建设,数字产业完成投资160亿元。

  在破解堵点难题上,我市成立营商环境监督委员会,推进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和“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升”省级试点改革,建成“不见面审批”系统,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提升审批效率。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办理“承诺制”相关手续233项,投入使用标准厂房51.49万平方米。目前,全省营商环境3项重要指标中,我市千人拥有企业增速排名第一、新增经营主体中企业占比排名第二、新增经营主体中涉税主体占比排名第三。

  在办好民生实事上,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老旧小区无物业服务清零行动、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京津冀晋蒙”和“连理同庆”“延张乌同”三大区域文旅合作机制成功建立、“万昌司机之家”建设,5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我市全力推进426件民生实事办理,办结率100%。

  一条一条“把脉问诊”,一项一项找准“病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抓整改,实打实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更高了、党员干部作风更实了,主题教育切切实实带来了新的变化。

  主题教育没有终点,锤炼党性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注重一体推进、强化分类施策,注重把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大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在大同走深走实。

 
     标题导航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足迹感受为民情怀
~~~卢东亮主持
~~~张强深入部分企业及户外工作者驿站走访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晋菜美食随“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走进瑞典~~~
~~~——我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
~~~
~~~
央媒关注 游客增多~~~
~~~□ 本报记者 吴华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地产
万水千山 情深意长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一线岗位送祝福 营造崇尚劳动好氛围
大同“国际美食之都”美誉传万里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笃行建新功
2023年本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蝉联全省榜首
图片新闻
冬游云冈热起来
银行网点年味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