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世敬) 去年以来,大同农商行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行坚持服务实体,坚定“资金取之于大同、服务于大同”信贷投向,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向省市重点工程发放贷款1.2亿元、向“专精特新”项目发放贷款3.14亿元、向纳税ABM级企业发放贷款77.31亿元,全年实体贷款净增超33亿元。充分发挥长期立足农村金融市场的本地化优势,经营灵活、放贷便捷、代理链条短的经营优势,网点数量多、服务网络广、手续费用低的服务优势,及时满足春耕备耕、粮食增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资金需求,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延伸服务半径、拓宽投放渠道,依托专属信贷产品和线上办贷渠道引入财信担保、协调临时性周转保障资金,着力解决民营及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成本高、续贷难等问题。
该行将微笑服务融入日常工作,引导全员持续改善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办好爱心驿站、健康驿站等便民惠民好事,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按照服务标识、环境布置、宣传折页、机具配备、工作台账、服务流程“六统一”标准,建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39个、助农取款点119个,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让辖区农民基本实现了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切实提升群众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