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和煦的春风,2024“大同年 大不同”新春系列活动让整座城市成为一个盛大缤纷的文化舞台,5大主题、6大板块,通过新春灯组、非遗文化、大同IP、节庆活动等内容,展现出古都大同的文脉特征与年节传统。
盎然春意中,年景和融,年味正浓。四海宾朋欣然欢聚大同,赏花灯、逛集市,精彩文化活动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古城内外,处处传统年味醇厚,处处欢乐祥和洋溢。在丰富多彩的新春系列活动中,以非遗文化串联城市记忆,围绕农历正月初一、初五、初八、十五和二月初二等新春节点,以创意活动与非遗民俗融合的形式,打造更多元的互动体验,持续丰富年节活动,备受四海宾朋称道,大同文化美名广为传颂。
凤凰城内欢奏龙韵之音
“此次大同年新春系列活动,结合北魏时期的大同文化,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古老的非遗文化通过演艺、灯组、文创、美食等载体,把舞龙舞狮、祥龙飞天、魏碑拓印、大同美食等精彩呈现。”2月13日夜,新春系列活动上,栩栩如生的龙灯映红了宋志强的笑脸,言谈中充满着对大同文化的自豪。
春节假期,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秘书长、文化学者宋志强几乎每晚都要来到灯会现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同新春活动赋予的精彩内涵。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承载着共同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以龙为创作主体的多个新春灯组巍峨壮观,引领祥瑞之气降临大同,为文化古都注入吉祥与和谐的气息。
跟随着如潮水涌动的游客人流,宋志强且行且娓娓道来:大同有龙壁之城的美誉,灯组巧妙撷取这一文化瑰宝作为创意源泉,龙舞祥瑞灯组将大同独有的龙文化等多元元素深度融合,凸显着大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强化龙灯的创新创意,令观者流连忘返。他表示,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多种精神,而最能代表大同的是“奋发向上”精神,如今的大同人,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展现出志存高远、永思进取的精神。
“今年新春系列活动呈现的大同风貌美不胜收,从灯组、演艺再到非遗文化的展示,无不彰显大同的特色,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全国游客,定会体验到大不同的新春氛围。”宋志强说。
大同故事塑造精彩IP
2月14日下午,微寒的春风中,站立在古典精巧的莲花宝座之上,范晶微笑可人,意态安祥,翩然曼舞,完美还原了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的神韵,赢得观众如潮掌声。“每次表演《千年微笑》,我的内心都充满神圣庄严感,宛如与千年前的艺术杰作神思相通,观众的认可更是让我在早春备感温暖。”青年舞蹈演员范晶说。
去年春节以来,《千年微笑》在大同古城演出,备受追捧。今年春节,该表演移驻马家小村,同样深得观众喜爱。在该村北魏文化街街口,每天循环表演的舞蹈《九龙腾飞》亦深得游客盛赞。据介绍,这一由范晶和团队小伙伴共同创作的文物活化原创舞蹈作品,根据九龙壁而创作,通过大气磅礴的音乐和九位舞者精彩的表演,展现九条巨龙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气势磅礴的艺术美感和表现张力。
作为平城区“两节”系列文化活动,“马家小村过大年”以极具大同民俗风情的社火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新春文化氛围。在小石子村,“北魏平城盛世”原创历史剧实景展演,将北魏献文帝居于此的历史故事活化演绎,让观众体验历史穿越之旅。“相约小石子 回村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将晋北民俗与北魏文化相结合,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浓郁节日氛围。
每晚,当夜幕降临,在大同古城南城墙前,一袭北魏服饰的演员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带领下,以独具古韵特色的“华灯鼓舞之礼”迎接四海宾朋入城赏灯,让人深度体验古都历史文韵,让“花木兰”这一大同文化IP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应着力挖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具有感染力与影响力的大同文化IP形象,引领大同文旅破圈爆红。”范晶说。
热爱情怀传播大同美名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过两种人生,一种是被生活雕刻的自律,一种是安逸的躺平,唯有热爱可平山海。”2月12日,在新更的视频中,郭瑾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着对大同和生活的热爱,精心剪辑的画面中,过去一年大同文旅的精彩瞬间依次呈现,龙年新春文化的火热场景让人心潮澎湃。
作为平城区一名党政机关干部,郭瑾业余时间全情投入到对大同文旅的宣传中,自己拍摄、剪辑视频,精心撰写文案,用创意精美的短视频作品向全国游客宣传大同历史,讲述大同故事。这个春节假期,她的脚步踏遍古城以及各春节文化活动举办地,推出多个视频作品,评论区内好评众多。
采访中,记者认识了很多像郭瑾一样拿起手机相机、记录分享大同文化盛况的“文旅星推官”。春节前夕,“中国年 大同味”2024年大同文旅短视频大赛如约开启,各大新媒体平台、短视频达人,以及普通市民、外地游客,从各个角度发现大同年味儿,把大同的特色年味儿拍出来、剪出来、讲出来,镜头中的大同名胜古迹、冰雪温泉、餐饮美食、农特文创、市井烟火、非遗民俗美不胜收,浓郁的中国年·大同味让人由衷自豪和感动。
“大同越变越美,让我们备感自豪,也深感文化使命,让我们一起用热爱让古都大同更加美好。”郭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