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同年”何以“大不同”?

本报记者 赵永宏
市雕塑博物馆“不期而遇博物馆”春节系列活动现场。

  “大同年 大不同”是我市近年来主打的春节旅游口号。尤其是今年春节,凡是来大同的各地游客,均能在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中深切感受到来大同旅游的与众不同。不少游客通过微博、自媒体账号纷纷留言,“大同真的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优秀旅游城市。”

  游客来了,游什么?

  寻年味,是不少人春节出游的一大主题。寻找大同年味,也自然会成为外地游客来大同旅游的原因。而举家登上城墙赏花灯,则是游客来大同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携程2月17日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龙年春节灯会搜索量同比翻倍,热度较高的新春灯会便有“大同古城墙古都灯会”。

  2024大同古城墙古都灯会围绕“龙”主题展开,将大同的龙文化及鼓文化等元素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璀璨的花灯点亮大同古城的夜空,市民和游客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龙舞盛宴。

  古都灯会是大同传承多年形成的灯会品牌,这个春节,大同打造了一场既体现大同特色文化又设计新潮的灯会;同时还深挖特色民俗与北魏文化,开展了不少文化演艺活动。

  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同,除了灯会,传统的旅游资源热度不减,各地游客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深度融合中感受着文化古都的独特魅力。

  云冈石窟、悬空寺、善化寺、华严寺、方特欢乐世界、魏都水世界等也吸引无数外地游客光顾。在云冈石窟,游客玩出新花样,与大佛“击掌”、与大佛“对望”,一度在社交平台频频闪现,留下他们与云冈石窟的美丽合影;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古城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碰撞;在大同市博物馆,观看“龙璧之城话龙年——大同龙年生肖展”,参观形形色色、不同年代的龙文物;在九龙壁景区,独特的龙纹雕刻、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卓越的建筑技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而在平城区马家小村北魏民俗街主街入口处,有一个仿大同九龙壁制作的长12米、高4.3米的可转动舞台,9名男演员化身成9条巨龙起舞腾飞,以形传神、以技达意,展现出龙的气魄。

  在马家小村,由50多位村民组成的秧歌队每日表演的“村花扭秧歌”,让市民游客感受到农民的文艺范儿。村民们妆容喜庆,头戴各色头饰,手舞彩扇、腰系彩带,踩着欢快的鼓点尽情扭着、跳着,变队形、走花样,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现着新时代农民新面貌。

  在小石子村,市京汣文化创意传播中心特邀编导段增发和团队在民俗记忆馆拍摄素材,一件件老物件,一系列农事体验活动定格于镜头,为市民游客留下难忘的记忆。

  历史、文化、艺术、美食、文创、农事体验……这个春节,不同的人在大同解锁了不同的过年“新姿势”。《中国文化报》驻山西记者郭志清、《中国旅游报》山西工作站采编王文华多年关注大同文旅活动,在他们看来,大同春节文化活动有韵味、有品位,能够在千年历史文化中呈现不一样文旅IP,比如以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为素材创作《千年微笑》原创舞蹈,在古城出彩,在乡村亮相,获得市民游客如潮好评。

  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赋予“大同年”鲜活的文化养分。走在古城街头,人们无需摆拍,只要用平视的姿态就会拍出上好的图像。就像一位外国友人在市雕塑博物馆完成一幅木版年画的创作后所说:“大同文化真是太神奇了!”壁画、雕塑、拓印、古建筑、戏曲……大同文化就像是取之不尽、永远都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宝藏,其自身具有的迷人魅力,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我市文旅工作者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拓展内容、创新形式,让人们在广泛参与中丰富文化体验、感悟文化精髓,以更多接地气、有内涵、有活力的方式吸引大众。古城内人山人海,演出丰富多彩。文博机构不打烊,观众看完“还想来”,这是对文旅工作者最大的肯定。市雕塑博物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图书馆、大同大剧院、市文化馆推出更多有水准、有温度的活动和演出,尤其是线上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乐享大同文化盛宴。高质量的文旅供给让人们在春节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倍增。这个红火的春节,让人们看到了大同文旅消费的活力。文旅火爆“出圈”,欢乐祥和中展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这是我们迎接未来的底气。

  春节前夕,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2024年将打造太原、大同、运城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大同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底气,加足马力,奋力开拓,使大同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浑源县举办“同城友约 情暖新春”青年联谊会
“大同年”何以“大不同”?
“我在大同等你来”
白羊古城与卧牛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