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从高冷到受捧,博物馆热如何“保温”

本报记者 赵永宏
图为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张敏在市雕塑博物馆作版画艺术讲座。

  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通过沉浸式展览与文物“亲密接触”,将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作为必去的“打卡点”,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潮流,热门场馆常常倍受青睐。那么,曾经“高冷”的博物馆缘何成为热门“打卡地”?博物馆应如何“保温”,让文物藏品更鲜活地走入人们的生活?记者为此进行了探究。

  年轻游客成博物馆游主力军。周末,北京的大学生张萌和几位同学拿着精心准备的册子,开启了她的大同各大博物馆盖章“打卡”之旅,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北朝艺术博物馆、梁思成纪念馆、云冈石窟博物馆,都给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枚印章都承载了博物馆最亮眼的文化元素,每个博物馆都让我收获满满,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古人的生活。”她说。

  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逛它的博物馆。当前,爱上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以线下“打卡”、线上分享体验的方式“解锁”博物馆文化,探寻历史足迹。

  近几年,市考古研究所发掘出不少北魏时期墓葬壁画,平城作为北魏国都,实至名归。其实,辽金文化在大同历史长河中也是值得欣赏的精彩一笔。在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展示了辽金元时期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多元态势,展示了具有契丹、女真及蒙古特质,同时又夹杂汉人习韵的服饰文化,展示了凸显低矮型家具向高型家具转变的家居陈设历程。一些丰富多样的日用器具,也反映出迁居大同的少数民族在饮食习俗与汉族的融合。“来自西京大同的时尚,体现了当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同时也说明博物馆正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元的叙事方式,让年轻人感知古人的生活方式,古今连通,接续未来。”《中国国家旅游》编辑张丽娜说。

  各类创新元素让博物馆更加亲民。全息投影技术让“文物”悬浮在柜中,使游客触手可及;AR、VR体验装置复现古代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博物馆以全新的展陈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和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近日,市雕塑博物馆推出了VR全景观展平台。通过该平台,游客无需受时间、地域限制,可随时随地欣赏展览的精彩内容,全方位欣赏每件作品的细节和构成,近距离观察每件作品的创意和艺术价值,获得真实、立体和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共同感受雕塑艺术魅力。

  当前,不少博物馆通过各类创新元素一改往日“高冷”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快速“出圈”。如各类文创产品创意满满,市博物馆推出石雕系列,主要选取石雕砚台、石雕螭首、石雕力士像等图案,制作成石雕砚台图案的胶带纸、石雕螭首图案的卡通塑料指甲刀、石雕力士图案打火机等;瓦当系列文创产品选取平城瓦当、人面纹半瓦当及兽面瓦当等图案,制作出瓦当纹样折叠购物袋、兽面瓦耳机等;青铜器文创产品选取了汉代博山炉、忍冬纹兽面铜铺首衔环及龙纹菱花形铜镜等元素,制作出铜铺首吸盘毛巾架、八曲龙纹菱花形铜镜钱包等。选取陶连枝灯和釉陶骆驼及牵驼俑,制作出陶连枝灯拼装玩具、釉陶牵驼俑T恤等,深受市民喜欢。

  一些博物馆还推出了互动性很强的活动,如手工制作、讲座、探秘等。

  博物馆受到热捧,也给大型博物馆带来预约难的困扰。有关专业人士认为,错峰参观或许是解决预约难的最好方式之一,比如到云州区、左云县、广灵县的一些专业博物馆或民俗馆,这些博物馆内容丰富独特,也很精彩,也会有意外的惊喜。“小众却新奇有趣,成为满足游客文博游览需求的重要选项。”文博爱好者单平说。

  如何让这些不算特别热门的中小型博物馆也有一定的竞争力?有关人士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补齐服务短板,提升硬件品质,更要彰显地方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有效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破解各类博物馆“冷热不均”的现状。

  尽管中小型博物馆在规模属性、藏品基础、人才队伍、综合影响力等方面都与市级博物馆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在唤起乡土记忆、贴近百姓生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小博物馆主题类型多样,是见证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历史发展、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

 
     标题导航
~~~
~~~本报记者 赵永宏
~~~——浅析清代画家俞礼作品《三驼图》
~~~本报记者 赵永宏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我市四位青年书法家作品荣登国际展厅
从高冷到受捧,博物馆热如何“保温”
人物画中的意蕴与幽默
“鄂伦春小虎”来到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