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七八点,《大同日报》的编辑们像往常一样,开启了365天如一日的报纸编辑工作。刘晅就是这支熬夜“铁军”中的一员,他们披星戴月,迎来晨曦,年复一年守护着《大同日报》编审校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编辑一份报纸其实是很复杂的一项工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2002年12月来到大同日报社工作的刘晅,最初做记者,每天跑完工矿企业,还要跑城市基建,后来他又先后去了假日周刊、消费周刊、周刊编辑部,做过地产、财经、美食专刊记者,丰富的采编岗位经历,为他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3月16日,刘晅调到日报编辑部工作,开始披星戴月的夜班生涯。“从记者到编辑,最大的区别就是记者跟人打交道多,需要从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挖掘新闻,而编辑最需要的是深度加工新闻稿件,把所有的问题都消灭在这一个关口。经手的每一篇稿件都要经过浏览全篇、‘砍’出雏形、精雕细琢、精制标题、仔细审校这5个环节。”刘晅说,把稿件从“稿库”里取出来的那一刻起,编辑就要根据重要性、时效性等特点对稿件进行初步分类,除了对字、词、句、标点的修改,最关键的是通过编辑的编审流程,特别是‘三审三校’环节,让每一篇稿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和思想性,最终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4年的夜班编辑生涯,让刘晅深深地明白“版面无小事”,“政治家办报”的意识必须时时扎根在脑海里。
红笔描白少年头。《大同日报》的编辑们最常用的是红笔,“一个版面完成组版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审校,第一遍下来红笔又圈又改,版面上常常是一片“红云”笼罩,然后到电脑上把所有红笔标注的修改内容全部改清!随后,再开始第二遍审校,红笔再次登场开始圈改……这样的审校每天晚上不知道要进行几遍,完成这个环节的标准就是——再也找不到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年复一年的夜班编辑工作,一群挥动着鲜艳红笔的编辑,在不知不觉中就描白了满头黑发。”刘晅感慨万端地说,做编辑最希望的就是编好新闻稿件、编出新闻精品。 本报记者 张世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