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大压小”赋能大同城市综合能源利用

□ 本报记者 张彩峰 通讯员 麻晓龙

  关停小火电,建成大机组,“上大压小”是我市能源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对优化我市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日前,国电电力湖东电厂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项目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82.69亿元,通过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一次再热间接空冷燃煤机组,替代大同第二发电厂6台20万千瓦小机组,实现大容量、高能效、低耗能、低排放的机组全面升级。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给予的全方位支持,大家齐心协力直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难题,为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湖东公司工程技术部主任张福龙介绍,目前,第一阶段桩基作业的4406根灌注桩已完工,“五通一平”工程接近尾声,1号主厂房正在进行锅炉区域的回填土作业,2号主厂房开始循环水管道的安装,1号间冷塔环基基础跳仓浇筑共12仓,已浇筑完成4仓,2号间冷塔土方开挖进度90%。按照建设计划,1号机组将于2026年4月投产,2号机组计划于2026年6月投产。

  投产后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电电力大同湖东电厂承载着诸多美好愿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是“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支撑性电源,建成后通过外送通道向京津唐负荷中心送电,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约4500小时。除了保障对外电力供应,项目对促进大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投产后的机组规划可为大同经开区周边1700万平方米区域提供热源,保障居民供暖;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可作为切块砖等建筑材料再次利用;产生的蒸汽可用于现代医药产业园区生产,为医药企业生产节约成本;回收利用城市污废水过滤后作为电厂生产用水;电、热、气、水等多联供为区域招商引资提供助力;提供大量岗位带动区域就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全环保监察部主任李瑛向记者列举了项目投产后可实现的一系列效益。

  目前,市能源局等相关部门正与项目承建方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湖东公司携手优化项目能源产业布局,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努力将“上大压小”赋能大同城市综合能源利用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理论
   第08版:走进云冈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天下大同—大同文旅主题推介日”活动全景展现大同之美
“上大压小”赋能大同城市综合能源利用
“中国好人”马淑芳先进事迹登上《人民日报》
图片新闻
推动种业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博士
依托资源禀赋 立足比较优势 深耕“四大赛道” 奋力推动阳高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