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同挂职已经两年半了,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也希望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大同的种业、畜牧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作出贡献……”走进市农业农村局,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不是在办公室里专注地研究着各种数据,就是与同事们热烈讨论着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他就是王金明博士。作为省第三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分管种业、畜牧业和动物疫病防控的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挂职),他积极进取、不懈努力,让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畜牧业生产发展等工作有序推进。
王金明博士是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兽医学及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是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牛产业岗位专家、农村科技特派员,也是我省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兽医学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两年半来,我带着团队组织农作物、畜禽、水产及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高标准收官,摸清了全市的资源家底,新荣区的青谷被评为省级优异作物种质资源,阳高县《留住大寨谷,传承老品种》也作为普查典型案例被《农民日报》报道。我们还摸排了全市约15万头(只)畜禽良种的数量质量情况,完成马身猪、广灵驴、广灵大尾羊、山西黑猪170头(只)的基因检测、生产性能及表型测定,让保护体系趋于完善。”王金明对记者说。
在育种创新上,王金明积极协调各方,成功推动了“雁云白羊”新品种培育等项目成为省级、国家级联合攻关项目,见证着校企合作的一次次突破与创新。在打造良种供应基地方面,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作物展示示范评价基地以及畜禽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的建设,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和精心的谋划。他高度重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生产安全工作,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牧生产稳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谋划畜牧产业发展中,他更是发挥关键作用,从项目引领到示范建设,从屠宰加工到农牧循环,再到保险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对肉牛和奶牛的绿色健康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做了大量工作。
面对未来,王金明信心满满,他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资源保护利用,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健全养殖标准化生产体系,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大同市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