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同镇七十二城堡遗留到今天,绝大多数城堡还在用着,完全搬空无人的近10个,天镇县的保平堡和桦门堡就是其中的两个,它们好似一对难兄难弟。
三年前,市里评选大同长城八景,我曾征询长城专家学者的意见,施建飞等人力推桦门堡,说雪后的桦门堡是独特的一景。因为桦门堡位于高高的山顶,甚至春天也积雪不化,其他地方绝对不会有此景观。于是,我在推荐文章中把“桦门积雪”列为一景。
后来,《大同文旅》要刊发我的有关大同长城八景的文章,让我找一张“桦门积雪”的照片,我便打电话向大同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李大光求助,大光主席说有是有,不知在哪个相机里,一时半会儿找不着。我又想到老朋友林兴明,他家在天镇,又是长城驴友,应该有这样的照片。果然,他很快给我发来两张。
之后不久,文艺圈有个活动,中午吃饭时和大光主席同桌,他和我说上次他“骗”了我,其实“桦门积雪”的照片他手头就有,只是不愿给我,他说明代大同镇的城堡绝大部分在上世纪中期被拆掉了包砖挪作他用,而桦门堡几乎是唯一“零件齐全”的例外,门与墙齐全,包砖都在,基础石都在。尽管四百多年的风雨使城墙部分坍塌,甚至部分包砖整体脱落,但是好歹都还在原地待着。他感慨道,大同长城就剩桦门堡那块“净土”了,他不希望过多地宣传桦门堡,否则人们上得多了,说不定又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听了他的一番表述,我不仅没有埋怨他,反而为他的一片存心所感动。但同时,也激起我去桦门堡的想法。
可听说,桦门堡不好找也不好上,因为堡子在山上,路太难走,甚至连本地也很少有人说得清路线。县里的朋友讲,有人执意要去,结果进山不远,不是水沟就是落石,最后小车陷入泥沼,只好打道回府。同行的画家白晋曾开着越野车上了几次,苦于无人带路,整个山里没有人可问,走了好多冤枉路。长城文化学者刘志尧一行三人遍查明代大同镇七十二城堡,探访桦门堡时,幸亏有附近村民领路,才得以上得山去,可汽车一条轮胎还是被碎石扎破。看来,上桦门堡还真有点李白笔下蜀道难的味道。
2021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与白晋、泽隆诸友驱车直奔天镇走长城,第一站就选择去桦门堡。兴明在县里等着,他上过桦门堡,有他做向导,我们放心多了。原以为路不好找,想不到,现在风电路直通山顶,汽车一下子开上来了。
在山脚下便远远地看到群山中最高的山尖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城堡,当然就是我心心念念的桦门堡了。这座军堡修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从时间上说属于大同镇军堡的小字辈。堡内的建筑基址遗迹犹存,校场、营房、巷道的格局清晰可辨。据说,其厚实的城门是用坚实的桦木做成的,巨大的青砖每一块都是标准的17斤重,当地人也称桦门堡为“花面城”。走近才发现,桦门堡在岁月风霜侵蚀下不再傲然屹立,东、南两面堡墙严重坍塌,南墙从外看已不足2米高,其中央的堡门也塌陷得只剩个砖券圆拱,上边的门匾、花墙荡然无存。堡门里堆满了塌陷的墙土,弯着腰才能进入。北墙西北还残留部分包砖。西墙基本还算完好,但墙体包砖已遭风化。看来,眼前的桦门堡远不是大光主席描述的那样了,同行的兴明不无遗憾地说,几年前西墙包砖还是好好的,现在来看,西北角下面包砖完全脱落,有明显的人为破坏痕迹。过去路不好走,上来的人少,堡墙得以保护;现在风电路直通山顶,同时也为破坏者提供了便利。感叹之后,兴明又拿出诗人的激情说道,包砖的桦门堡是桦门堡,没有包砖的桦门堡依然是桦门堡。可是,我们却没有兴明那样的兴致了。
桦门堡是明代军堡,修在了海拔1736米的山顶上,该堡“设在山坪,列垒而居,势甚孤危,然自立此堡,戍守有人,斥堠接警,虏不敢南下而牧,故款后增设,亦扼险之要地也”。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此堡为明万历九年(1581)设,万历十九年(1591)增修,周不及一里,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在此驻有操守,带领着兵士297名,分守长城9里,边墩18座,火路墩3座。站在堡墙上遥望1公里外的边墙,蜿蜒挺立在山坡上,高耸的火路墩有序地点缀在边墙的两边,密切注视着长城内外的沧桑变幻。
当年如此重要的一座军堡,如今荒凉冷寂。桦门堡遭遗弃,大概因为缺水。《明朝那道墙》中称,桦门堡地势高耸,取水困难,因而在驻军撤守之后便沦为空堡。人类自古逐水而居,没有水当然无法生存。桦门堡修在了海拔1736米的山顶上,如此高的地方,吃水肯定是一大困难。可是,《天镇县志》(1997版)有一个词条,名曰“桦岭朝云”,说桦岭位于县城北二郎山北,雨后,时有云霞半山。山腰有三圣祠,山顶筑有桦门堡,且桦山郁郁,故名桦岭。祠后有泉水一池,不涸不盈,相传朝云浮其顶,暮降雨,有“岭云朝起三川望,坐雨夜来百室欢”之誉。可见,桦门堡一带当年并不缺水,想来是因为后来生态恶化,那池不涸不盈的泉水便消失了。
离桦门堡近10公里的保平堡也是因为地势较高取水困难,堡内居民早已搬迁一空,几只散落的碌碡和磨盘,成为人们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唯一痕迹。保平堡建在海拔1255米的高地,堡内原住着几百口人,但许多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严重缺水的状态中,要到杏园窑沟的河里汲水。上世纪80年代,该村落整体搬迁,由山顶降落到了海拔1185米的河沟漫滩上。
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修筑,周长一里七分。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砖券门洞,门有石额“镇云”。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占地41亩。嘉靖年间修筑天镇长城,又修筑新平堡、桦门堡、保平堡、平远堡、平定堡五堡,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保平堡西面距长城1公里,南面和桦门堡、北面和新平堡相呼应,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当时,管辖边墩中有一个平虎墩,为极冲之地。嘉靖三十七年(1558)北边蒙古游牧部落首领俺答从这里突破,进入天城卫进行抢掠。这个堡也是备御要地,又于明隆庆六年(1572)增修1次,城墙包砖。
如今走进堡内,但见朝东仅开一门,瓮城、月城遗迹明显,墙体早已经全部坍塌。堡墙的包砖都剥落了,夯土堡墙也有大段破损,但整体仍然不失当年的规整。砖券堡门洞大致完好,其上石质匾额尚存,阴刻硕大的繁体“镇云”两字。保平堡曾是一处保障完善的城堡,特殊之处在于四周环绕着四座圆柱形的墩台,它们与堡墙相距二三十米,高度基本齐平,有效消除了角墩的火力死角。其形制和作用类似于大同镇城的控军台。这四座突出的墩台就像时刻保持警惕的尖兵,随时准备为身后的母堡阻滞敌军前锋的冲击,在山西长城沿线的上百座军堡中,这是唯一所见的孤例。
保平堡堡内中心建有玉皇阁一座,建筑和现存的新平玉皇阁一样。登阁一望,长城内外十里景象尽收眼底。堡虽不大,却有寺庙12处,有龙王庙、奶奶庙、罗汉庙、佛殿、观音庙、城隍庙、真武庙等等,城门上及城外建有关帝庙。这是一个建筑齐全的“全庙”堡寨。如今里面已经全无人烟,小块的空地上被种了马铃薯,残垣断壁也都坍塌,到处都是残破的石器以及残瓦碎砖。目睹此景,不由得感慨,所谓历史,唯“沧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