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里心中,什么都好玩,处处皆有趣味。
就说足下的泥土吧,太寻常了,有什么好玩呢?而在孩子看来,那是乐园。公园不远处有很大一片空地,不知要建什么,却迟迟不动工,倒成了孩子们的领地。傍晚的时候,彩霞漫天,大人带着孩子到公园遛弯,孩子的心只在那片空地的大土堆上。有些大人觉得玩土脏,孩子不嫌弃,闹来闹去,孩子得逞了,飞跑过去,那样子真是快乐啊。
我家儿子更是那片空地的常客,每次去都要带上一兜装备,挖土车、铲子、小桶等各种小玩意。有一次走得急,忘记了,那小子捡了一截干树枝,在土堆上玩得不亦乐乎。回去时,还不舍得扔,说那是他的宝贝。
还有一回,我们在路上捡到了一朵塑料质地的粉色小花,儿子高兴极了,拿回家插在瓶子里,很认真地养着。他拿起喷水壶,煞有介事地给小花浇水。早晨起来,首先要去照看他的小花。
不只是干树枝、粉色小花,一只小虫子也可以在他的小世界里得到温柔相待。那天,我们在公园里的亭子中玩,亭子前面有一块草地,儿子和几个小朋友蹲在那里,静悄悄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在草地里发现了一只白白的胖虫子,怕打扰了它,都不敢说话。中午回家吃饭时,儿子却不肯走,说小虫子会孤单的,要把它带回家。我有点儿可笑,又有点儿生气,也有点儿感动,告诉他小虫子是不会孤单的,它的伙伴和家都在土里。最后,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在草地里又寻到了另一只虫子,给他们担忧的小虫子找到了伙伴,欢呼雀跃起来。
孩子的小世界其实非常阔大,一草,一木,一只虫子,一捧泥土,这世间的一切在他们的眼中皆是有情众生。
张允和在《最后的闺秀》里以近两章的篇幅,细细讲述她的后半生含饴弄孙的故事。她的孙女庆庆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说那是她最大的快乐。庆庆在她身边的七年,几乎是奶奶青春焕发的时代,比和爷爷谈恋爱时还要甜,还要有滋味。
她讲的故事中,我记住的有两个。庆庆有很多玩偶,奶奶按照玩偶的外貌和特征,一一给它们取了名字。她和庆庆都把这些玩偶当朋友,和它们一起玩,一起睡觉,天冷的时候还给它们穿衣服。另一个就是每天晚上奶奶都会给庆庆讲故事,和庆庆一起做游戏,然后祖孙俩捧腹大笑,等笑够了,慢慢就睡着了。
这样的生活很甜,很快乐,有趣,有滋味,有深情。
孩子的心灵稚拙素朴,最是一往情深。孩童的趣味简简单单,最是易得,也最难得。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我们都喜欢一个角色,他不高也不帅,是一个眉毛胡子头发雪白的老人,他叫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