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出版,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和努力,群策群力,在岁月的轮回中,每个日日夜夜,主创团队不断地整理、讨论,深研细挖,将整套丛书分为12个内容,即《老店字号》《寺庙古建》《街巷故事》《行业印迹》《梨园史话》《民俗再现》《老城古堡》《边贸互市》《古韵清音》《名人故事》《非遗文化》《大同老院》。我编写的是《非遗文化》,大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古都的文化风韵,是鲜活的大同文化符号。虽然我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一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各种各样的接触,但是一直没有系统梳理过这些文化宝藏,更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所以这次参与这套古都大同地域文化丛书的编撰,得以深入,得以和有关专家、学者、传承者、文创工作者接触,得以换个角度看身边的人文景象,这是我的幸运,也是一段值得重点标记的人生历程。期间我也动摇过,因为我毕竟不是专职从事非遗研究的,碎片化的资料、非系统的认识让我一度担心自己是否会拖了团队的后腿。幸运的是,主编崔银一直在支持、鼓励我。更令人欣慰的是,《大同非遗》从策划、整理、编写成书的全过程,得到了团队每个人的鼓励关心,也得到了众位专家、好友的帮助,让我有了勇气前行。在每天的工作中,尤其是发现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在关注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并不断寻求与当下生活的连接之际,我豁然觉得非遗正悄悄变得年轻。
评论界认为,《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以其规格高、品位高、层次高,全面、系统地展现出大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主编崔银的付出,一直是默默的,他和他的文化团队历时二十余载,留存了城市变迁的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
面对《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我们推开了一扇多视角观察大同的大门,从中看到老店、寺庙、街巷、行业、戏曲、民俗、城堡、贸易、古韵、名人、非遗、老院的历史变迁。这些要素构建起一个生动的文化系统,展现出一个鲜活的历史时空,而这一切亦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之一。
古都大同,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多元。在漫长的岁月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累积的过程中,大同形成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截至2023年,大同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8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非遗50项、市级非遗13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9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54名。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
非遗是古老的,自不待言,非遗也是年轻的,需要到现实中观察,需要去研究非遗传承与发展中的新景象。在为此书查找、整理材料与走访专业人士的过程中,我发现古老又传统的非遗逐渐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联系。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不仅追求新潮和前卫,也对非遗具有相当的兴趣,把时代元素与非遗结合起来,让非遗变成了一种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了多少场风霜雨雪,经过了多少次长途跋涉,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份足以传之后世的文化财富。古都大同这座城市,是蓬勃的,是厚重的,《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面世,是古都大同对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和传承,而《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已经走向社会,走向人们的精神家园,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每一个读者在丛书里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感触这片古老土地的文化火热。
大同城乡近年来文旅欣欣向荣,文化与旅游的“双向奔赴”正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也在赢得各界点赞。应该说,《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出版,适逢其时,在书籍里遇到城市的昨天和今天,也在文字和图片里看到城市的未来。每每当我回忆起整个团队在一起工作时的场景,就心生暖意,一群热爱这个城市的人,大家齐心协力、不辞劳苦地付出,只为了一件事,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走进、爱上古都大同……如果说写作是为了铭记,那么这些记录也必定会让古都大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大同再出发,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无疑给古都大同提供了保护、传承、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为这座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指出了更清晰的目标。从国家到地方,从事业到产业,从宏观环境到工作指向,《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呼应了一个向上的时代和昂扬的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大同文化发展,一定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澎湃旋律中的昂扬乐章,《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亦能见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人们在此看见大同,憧憬未来!
(作者系大同市播音学会副会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