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持续创新 陕汽大同公司步履铿锵

 □ 本报记者 张彩峰

  5月21日,走进陕汽大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专用车厂,长长的生产线一览无余,工人和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公司副总经理李鸿指着生产线说:“现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约每天可下线10台左右的自卸车,每两天下线一台新能源重卡。”陕汽大同公司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来自多年来企业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道路,而这也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密码”。

  日前,我市首辆底部换电重卡在陕汽大同公司下线,该车由陕汽控股、宁德时代、上海犀重、盘毂动力等企业共同研制,填补了我市新能源商用车型的又一空白,在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无独有偶,今年3月,陕汽大同公司与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新能源非公路矿用车的核心产品90T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在专用车厂下线,为矿山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时间线再向前延伸,2023年,组建新能源项目推进小组,于当年5月成功下线第一台纯电重卡;新车型X5000S成功下线并实现量产,公司整车装配技术再上新台阶。2022年,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式上线投入使用,成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重要平台……

  一件件企业大事记,彰显着陕汽大同公司在自主创新路上的坚定信心与铿锵步伐。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近年来,该公司着眼未来,把握人才第一资源,持续鼓励提高研发人才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已逐步摸索、完善出一套创新管理制度。通过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两次创新项目申报,为员工提供创新平台。组织成立了产品研发室,定期组织成员开展内部产品研讨会,将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展开讨论,集中力量解决生产难题,在思想碰撞中迸出创新火花。积极参加省级、市级举办的“五小六化”创新竞赛活动,依托生产创新项目,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2023年,针对自卸车产能提升瓶颈问题进行专项攻关的“自卸车生产线优化改善项目”分获省、市“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小型气动压力机应用”获市“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

  在人才优势的基础上,该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战略。2021年,该公司发现晋南地区轻量化自卸车销量逐步上升,经过实地调研,决定开发6.2米轻量化自卸车。经过一年时间的产品优化创新,2022年,该款自卸车已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整车自重降低至11吨,单次运输煤粉、砂石可达20吨,每年为用户节省燃油费1.5万元。

  在研发新品的同时,该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其研发生产的110T宽体自卸车有效容积约为39立方米,可装载货物80吨,整车装有多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货箱举升角度,并有硬件和软件双重限位,防止过度举升。

  “创新没有终点。我们坚信,在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上,陕汽大同公司能够不断创新,设计生产出更多更好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李鸿说。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健康
集大原高铁施工难度最大的 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贯通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国务院安委办 督导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会议
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向“绿”而生
我市有序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持续创新 陕汽大同公司步履铿锵
为基层减负 为发展赋能
夯实清廉机关建设 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公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