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小霞) 6月15-16日,实景三维文化遗产数智化构建与应用座谈会在云冈研究院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中心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陈军,国家基础地理中心副主任田海波,高级工程师高崟,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谢潇,中国工程院一局原局长谢冰玉,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范红超教授、侯妙乐教授,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文物科技处处长张晶晶,山西文物博物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薛峰,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大同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勇,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等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山西文物资源大数据与实景三维时空信息的深度融合及协同发展展开热烈讨论。陈军院士提出建立“实景三维文化遗产在线平台”,利用实景三维与文化遗产的三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文物监测、管理、利用与预警,建立全域知识体系,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提升文旅发展质量,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
田海波从国家战略层面介绍实景三维的建设背景和发展目标,对山西省文物局的数字化工作高度赞扬,深感文物与测绘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大有可为,势在必行,并表示会与山西省文物局共享相关业务数据,共同探索测绘领域与文化遗产领域的融合模式,达成共赢。
张晶晶提出从文化遗产空地一体动态监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物数据要素赋能数字经济等方面开展合作,启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前沿引领技术的研发,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山西文物数字化的标杆。
于振龙表示,在现有战略协议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加强山西省文物局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合作,落实合作内容和细节,依托陈院士团队,以云冈为试点,培养山西文物数字化领军人才,打造文化遗产数智化应用示范工程,让山西模式辐射全国。
杭侃表示,云冈研究院虽然在数字化保护、考古、研究、展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中,如何为公众服务、如何讲好云冈故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和提高,期待双方团队达成共识促进合作落地,打造实景三维云冈石窟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云冈学”发展,促进山西乃至全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双方决定以云冈石窟作为山西实景三维文化遗产建设与应用试点,联合申报“实景三维·云冈示范工程”,建设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例,彰显实景三维文化遗产在支撑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在全省开展这方面工作摸索经验,并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