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击网络谣言,民心所向之举

孙 权

  “大同出现一狠人,50多岁查出癌症,牺牲自我信用、给家人富足生活,购房、刷爆本人信用卡不还。”“一位老人自己摔倒后,两位女士将其扶起,结果被老人儿子冤枉并要求赔偿,还被殴打致骨折。”……这些博人眼球的网络信息,全都是凭空捏造、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网络谣言,当然,谣言的发布者也受到了公安机关的依法惩处。

  我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显然是民心所向之举。

  在“流量为王”意识作祟下,一些网民为吸引人们的注意,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伪造事实、剪辑拼凑、翻炒旧事、跟风热点等等,一些虚假的网络信息便开始横空出世。这些虚假的信息,蒙蔽的不仅是广大网民的“双眼”,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正义,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污染了网络舆论环境。

  自2023年12月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共核查网络谣言线索131条,侦办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刑事案件2起,刑事拘留2人,侦办行政案件61起,依法行政拘留24人,行政罚款37人,清理有害信息159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公布典型案例18起,发布警情通报和辟谣文章45篇。(见7月12日《大同日报》)

  我市公安机关持续发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是民心所向的举措。警方的行动,是对造谣者的惩处和教育,也是对广大网民的提醒和告诫。每一位网民都应当提升网络素养、增强谣言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去造谣,便是网民对自己最大的负责,这也是维护网络公共空间更加清朗的必然之举。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海报
中国好人,城市的精神丰碑
打击网络谣言,民心所向之举
全国200多名小选手相聚大同切磋球技
对口升学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划定
公 告
省医保局飞行检查大同市启动会召开
社保知识问答
市公安局代表队获得机关事业组冠军
我市代表队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同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