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贾晓龙 韩云峰 纪元元 张彩峰) 连日来,市直机关各单位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排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7月24日,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以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全委上下真正把全会精神吃准吃透、入脑入心。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总结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切实把“六个坚持”原则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发展改革工作质量水平。会议要求,要坚决扛牢使命,紧密联系大同实际,聚焦重点领域,推出更多具有大同特色的改革措施。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经济运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区域协调、粮食安全、保供稳价等各项重点工作,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推动我市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7月24日,市工信局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市工信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方面发力,准确把握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融合化发展路径方向,强抓煤炭工业稳盘托底、制造业挖潜促增、新建项目入规入统、重点企业监测服务,进一步凸显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强支撑作用,加快推动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谱写新型工业化新篇章。
7月31日,市能源局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要结合职能学、结合工作学、结合实践学,立足大同能源实际,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重,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多元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以实际行动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加快我市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7月25日,市数据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举世瞩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要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核心要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开创全市数据工作新局面。要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以全力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争当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头兵为目标,聚力提升算力集群发展规模,积极发展算力上游产业,狠抓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建强创新阵地、人才阵地、宣传阵地,进一步涵养数字发展生态,为实现我市“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据力量。
7月25日,市国资委党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强调,市国资委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围绕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扎实落实各项改革重点任务;围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持续提升向“新”力,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一件件抓好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7月26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体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要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取得实效。要主动服务改革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全力破解事业发展的堵点、民生领域的痛点、行业管理的难点,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党组暨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强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落地生根。要牢牢把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同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大同建设的行动中来,让“大同蓝、大同清、大同绿”生态品牌更加明亮,用更加靓丽的生态底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