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世敬) 8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承接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建设用地审批是土地要素保障中的关键环节,原需报省政府或国务院审批。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3月4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将部分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至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作为用地报批审核的总牵头部门和直接责任部门。
省政府本次授权和委托的用地审批权涉及我市灵丘、广灵、左云、浑源、阳高、天镇六县。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后,进一步简化了报批流程,对加快我市各县用地报批和重点项目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确保相关建设用地审批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建设用地审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一是提前谋划,超前安排。对拟承接用地审批事项进行提前谋划,组织一线工作人员提前研究落实措施,为下一步无缝衔接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制订方案,统筹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六县相关部门集体讨论,明确部门职责、办理流程和工作要求,为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该方案已于6月27日由市政府印发,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备案,标志着我市全面启动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三是细化职责,制定办法。作为用地报批审核的总牵头部门和直接责任部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明确会审职责、审查标准、审查重点及用地审批报件“退回”判定依据、科室会审时限等。
下一步,该局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办件效率,自下而上按照工作方案规定时限完成组卷、审核、审批等各项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土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