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鑫)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沉寂了一个暑假的中小学校又热闹了起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好多“保姆式”的家长成了新学期最忙碌的人。
9月2日7时20分许,记者在御河西路一所小学门前看到,小学生在家长们的护送下有序进入校区,在进入学校前家长们都不忘叮嘱孩子几句。还有部分家长一边提着孩子的书包、水壶、面包等,一边紧拽着孩子的小手。有的孩子不只是一位家长甚至是全家出动送上学。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来到学校,两位老人既拿着书包又拿着孩子上学所需的各种物品,到了校门口已累得气喘吁吁,可男孩却若无其事地站在一边,只顾打量着校门口是不是有自己的同学。当问及为何不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时,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孩子正在长身体,怕背书包影响孩子身高。”16时许,放学的时间还没有到,已经有不少家长在校门口翘首以待。“我儿子16时30分放学,怕一忙起来就忘了孩子放学时间,我特意在手机上设定了闹钟,准点来接孩子。”
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老师认为,存在这种“保姆式”家长的现象说明,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误区,认为帮助孩子料理所有的事就是爱。殊不知就是这种过多的关爱让孩子养成不能自立、缺少自主性等不良习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能力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真为孩子好,“保姆式”家长的做法就应彻底改变,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