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

阳高县让基层治理“车马适配”

  本报讯 (记者 宋芳 见习记者 郭凡  通讯员  张世凯) 近日,阳高县龙泉镇党委负责人对优化乡镇编制配置新举措赞不绝口:“县里为我们增加了人员编制,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力量。”

  为解决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作为全省统筹调剂乡镇编制资源试点县,阳高县针对全县11个乡镇存在的大乡镇“人少事多”、小乡镇“人多事少”的人员编制配置结构性矛盾提出新办法,通过科学测算、按需配置、动态管理等举措,着力解决基层治理“车马不适配”的问题,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聚焦问题,破题“车马不协同”。该县在全县人口最多和最少的两个乡镇开展调研。人口最多的龙泉镇下辖3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1.16万人,总编制94名,“小马拉大车”矛盾相对突出;而长城乡下辖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0.17万人,总编制51名,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通过集中调研,共收集9类18项190余条相关数据,征求意见建议30多条,为全县统筹调剂乡镇编制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盘活编制资源,该县建立“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基层编制周转池制度,保证使用效益最大化。

  科学定编,推动“车马同发力”。该县根据各乡镇情况探索实行“1+4”编制分配新模式,差异化测算乡镇编制总数,将40%作为各乡镇基础用编,其余60%的编制根据常住人口数、国土面积、行政村数量和个性化因素4类指标进行优化调剂,力求编制数与乡镇工作实际相匹配。在坚持乡镇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前提下,打破以往事多事少“一个样”、简单核算“一刀切”的平均分配编制传统模式,积极探索人员编制与乡镇治理相匹配新模式,实现“车马协同”促发展。

  强化保障,力促“骏马拉驰车”。该县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统筹调剂乡镇编制数,编制总量增加的乡镇有2个、减少的有9个。编制最多的龙泉镇达126名,增加32名;编制最少的长城乡42名,减少9名,推动编制资源从“编多事少”向“编少事多”的乡镇流动。为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今年,该县优先为空编的8个乡镇补充15名工作人员。统筹考虑乡镇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科学提出人员划转方案,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过渡的同时,不断提出调整优化领导职数配备情况,推动职数配备与乡镇治理需求相匹配。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报道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文旅
   第08版:海报
我市教育系统2集体4个人获全国表彰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阳高县让基层治理“车马适配”
全市首届红十字 应急救护大赛举行
图片新闻
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恒山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工作室揭牌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大同参赛项目集中演练
社保知识问答
锚定目标 凝聚共识 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江苏无锡:科技创新引导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