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市委党校 王娟

  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从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阐述,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准确洞察和精准把握了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为传统生产力变革跃迁提供中国方案。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历史逻辑:构筑竞争新优势和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机会基础上的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有效需求下降,工业化、产业回流本土的进口替代效应增强,直接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放缓。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产业和订单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趋势明显,导致我国出口竞争加剧。与此同时,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从需求侧而言,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而出口和投资的高增长不可能持续,因此,经济增长动力要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从供给侧而言,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来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从而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生产力是经济思想史的核心命题。马克思把生产力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不再孤立地考察生产力,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视角出发,把生产力作为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即生产力的物质性方面。在《资本论》中,他指出,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性方面,还包括生产关系的方面,即“社会生产力”,而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突破原有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在晚年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对自然生产力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演化不仅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不断扩展和深化的。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引发了生产力的深刻变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迫切需要摆脱对传统生产力的依赖。因此,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生产力即新质生产力便应运而生。

  (三)实践逻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实践回应

  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方面,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形成了足以支撑中国庞大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的物质生产能力。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另一方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强大,但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引擎。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要处理好“立与破”、“取与舍”、“稳与进”、“同与异”以及“快与慢”这五大关系。

  先立后破——“立”在先开路,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在新动能尚未形成之前,如果把传统产业简单丢弃,必然造成经济结构断层;“破”在后紧跟,避免“只立不破”或“先破后立”,只立不破势必会占据新模式的发展空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

  权衡取舍——“取”得来,也要“舍”得去,要立足实际,依托资源禀赋,精确定位找到比较优势,确保“立”起来的要“立”得住、“立”得稳;“舍”不等同于“简单退出”,传统产业不能简单作为落后产业、过剩产能,实行“一刀切”的淘汰机制,要利用新技术推动其转型升级。该发力的领域坚决发力,该舍弃的产业果断舍弃。

  稳中求进——“稳”是基本盘和生命线,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才能积极进取;“进”是切口和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也是“进”的切入口和发力点。既要有“稳”的战略定力,也要有“进”的战略主动。

  同中存异——“同”是指既要遵循新质生产力的普遍规律和共同特征,也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异”是指既要明白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也要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做到具体产业具体分析,具体区域具体布局。既要打好“特色牌”、走好“差异路”,也要打出“组合拳”。

  守正创新——“快”要抢抓机遇,紧握时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慢”是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不能走“唯GDP论英雄”的道路。既要抢抓创新机遇,也要保持历史耐心。既要有“时间不等人”的胆识,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特稿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走进云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 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托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