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发挥供销优势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吴华 见习记者 杨星仪

  “购”是文旅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围绕构建更具吸引力的“购”场景,我市各部门各行业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探索消费升级创新模式。其中,市供销社通过深挖供销优势、举办供销大集,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值得关注。

  今年国庆假期,市供销社成功举办2024“京津冀晋蒙新”名优农产品大同供销大集。活动以“六地庆丰收、供销汇名品”为主题,以“展示成果、促进消费、加强合作、培育品牌”为目标,积极探索“供销大集+文旅”新模式,通过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强化为农服务宗旨,助力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实施,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出产区、走进市场、走上餐桌,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主责主业,供销系统有新担当。大同供销大集在时间上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前后相继,在丰富节日内容、创新节日形式、营造节日氛围上下功夫,在谋划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生活、群众心里的活动上做文章,在采取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的形式载体上勇于创新,在前期组织策划、展区布置、活动组织等环节嵌入“供销元素”,展示了供销特色。通过大集的形式,打造“供”“销”平台,不仅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更有力地宣传了新时代供销社改革发展成果和“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提振了供销人为农服务信心,擦亮了供销社服务“三农”、连接城乡、助力乡村振兴“金字招牌”,让广大城市居民和游客更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服务城乡的供销社又回来了。

  创新展销推介,主题活动有新亮点。大同供销大集充分发挥供销系统资源优势,由农产品厂家直接参展,降低中间流通环节,促进各地农产品双向流通,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打通优质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有力地拉动了消费,切实解决农产品买贵和卖难问题。精心设计搭建展区,巧妙集合古城建筑风貌,在柴市角5000多平方米的展区设置了省外供销社展区、省内供销社展区、大同市脱贫地区展区、直播带货专区、活动推介专区、文创展示区、工会兑奖区等区域15个展馆,并配套59个室外“流动花车”展架和220个固定展位。此次供销大集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六地供销社系统140家企业参展,展销商品涵盖名优土特产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生鲜果品、乳制品、牛羊肉、面粉、工艺品等十余类近千种产品,为市民和广大游客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农产品盛宴,部分农产品在活动首日即告售罄,进行了三到四次补货。

  搭建供销平台,经贸合作有新突破。在销售模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立电商直播间,“京津冀晋蒙新”六地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我为家乡名优产品代言”直播带货活动,先后组织直播带货20余场次,日均在线2万人次以上。通过直播带货、农产品现场推介,在吸引人流、营造气氛、推进销售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价值380万元,推动达成农产品购销合作协议金额3600万元。在大集开幕式上,市供销社与天津市津南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新疆和田地区供销社以及大同大学大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晋商文旅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期间,多次召开参展商座谈会和产品推荐会,各地农产品生产商、经销商相互交流经验、拓展市场,共同推动农产品多渠道流通,为六省(市、自治区)建立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载体的深度交流合作机制架起桥梁。

  文旅融合发展,扮靓古城有新作为。在大集选址上,经过充分酝酿策划,将活动现场选在古城太平楼北面的柴市角,与古城东南邑、代王府形成古城文旅的“黄金三角地”,成功引流来自东南邑和代王府的游客,成为众多网红、游客和市民的打卡地。活动期间,共接待全国各地顾客21万人次。在互动体验上,网红打卡地放置老款电视、录音机、钟表、卡带机等摆件,还有“70”“80”后童年回忆小卖部,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怀旧体验区以扁担和背篓装饰体现供销社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引起广大群众情感共鸣;开展大同供销大集短视频创作大赛,话题总播放量达347.1万次,全网播放量1000万+;互动演绎为游客提供迪斯科、快闪、京剧演绎、新疆舞蹈表演、手风琴演绎等,不仅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趣味性,丰富了外地游客在古城大同的消费和旅游体验,更为整个大集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超强的人流量,助力了古城文旅发展。在时间安排上,此次供销大集活动历时8天,打破了农展会2~3天的常规设置,充分利用国庆假期游客休闲娱乐的时机,在丰富消费场景、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充分让游客和市民切身感受古都与供销文化的有机融合,深度体验古都大同的人文情怀。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理论
   第07版: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新荣区多措并举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发挥供销优势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订单农业解除村民后顾之忧
图片新闻
我市有6328名考生报考
市博物馆上榜三季度“全国热门百强”
农历九月初九缘何叫“重阳节”?
“萧画河”助力云冈区小杂粮闯出大市场
图片新闻
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城建设与保护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