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增进残疾人福祉

我市民生实事助残项目提前完成

  本报讯 (记者 锦秀)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列入市政府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生活补贴项目和农村“三类”残疾人电动农用车补贴项目已提前高质量完成,全市1912名残疾人受益。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生活补贴项目,为0~15岁(不满16周岁)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生活补贴,进一步满足残疾儿童个性化需要,让残疾儿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减轻家庭负担。今年,市残联对750名在我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训练的大同市户籍残疾儿童家庭给予2000元/人/年的生活补贴,总计发放补贴150万元,帮助更多的残疾儿童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儿童及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三类”残疾人电动农用车补贴项目,为农村“三类”残疾人和低保户残疾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补贴对象为具有大同市农村户籍,年满16周岁(含)且不超过70周岁(含),有较强劳动能力、就业意愿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购买电动农用车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农村低保户残疾人。今年,市残联为我市1162名农村“三类”残疾人和低保户残疾人发放电动农用车电费补贴34.86万元,补贴标准为300元/户/年,主要用于帮助农村“三类”残疾人和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加工业及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为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增强他们发展动能,实现家庭稳定增收、残健共融共享美好生活。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践行厚养薄葬 推进文明祭扫
我市民生实事助残项目提前完成
大同生态美 候鸟舞蹁跹
知识产权保护有四个关键点
图片新闻
妇联系统新媒体工作培训班举办
全市就业服务系统骨干参加集中培训
79眼自备水源井被依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