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同生态美 候鸟舞蹁跹

孙 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如今,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居住更加舒适的宜居大同已经跃然眼前。

  日前,《大同日报》刊登了一则图片新闻,报道了秋日里候鸟南迁,大同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晨雾朦胧中,灰鹤、鹈鹕等多种候鸟在湿地中穿梭、觅食、嬉戏,它们灵动的身影为迷雾中的湿地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多种南迁的候鸟在大同驻足停留,沐浴着秋日里的阳光,为古都增添了更加生动的气息。它们选择在大同逗留,也是在以它们的方式为大同的生态环境打分、点赞。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盈枝。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生态”到“谋致富”,我市让生态环境切实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同时也为大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10月22日,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2024年9月份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情况。奖惩主要考核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和PM10三项指标,单项指标同比改善或者优于全省平均值,均可获得奖励,反之则被扣罚。其中5市获得奖励、6市被扣罚。我市在获得奖励的5市中,获得的奖励最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生态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候鸟共秋舞蹁跹,古都美景入画来。多种多样的珍稀候鸟为深秋的古都大同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场景,这便是大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好证明。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践行厚养薄葬 推进文明祭扫
我市民生实事助残项目提前完成
大同生态美 候鸟舞蹁跹
知识产权保护有四个关键点
图片新闻
妇联系统新媒体工作培训班举办
全市就业服务系统骨干参加集中培训
79眼自备水源井被依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