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郝雨) 近年来,针对“空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发展底子薄、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灵丘县以用好遍布全县的190余处红色文化资源为抓手,强组织、壮经济、优治理,全力推动“空心村”蝶变新生。
该县以石矾、白崖台、杨庄3个红色美丽村庄为主体,辐射带动周边“空心村”开展党建联建、党员联育,共同组织理论学习、文明实践等活动50余场次。搭建智慧党建学习线上平台,线下依托359旅旅部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等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不断提升“空心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针对“空心村”启动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该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美丽村庄连点成线,构建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村党组织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扶持,创建红色主题邮局、搭建红色文化展厅、招聘红色讲解员、开发红色旅游专线等,吸引更多党员群众前来研学。积极招引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开发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创办红色旅游餐厅和红色主题民宿,为乡村集聚发展动力。
该县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党建、综治等17类事项整合成“一张网”,配备网格长、兼职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建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民兵组成的“三老调解队”,让说话有分量、办事有方法的身边人来调解群众矛盾;以老党员为主力组建“家门口的红色宣讲团”,在田间地头、巷尾炕头讲述奋斗故事,以红色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促进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