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华) 记者近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工作亮点突出,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和大同特色农产品进出口稳步增长,业务回流态势良好,“中欧班列”成功发运。
近年来,对外贸易在全市经济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贸易往来从最初的东南亚、欧洲几个国家,扩展到现在约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结构性转变,逐步涵盖了矿产、化工、建材、轻工、机械、机电、航空、电子、农产品和医药保健品等10大领域,主要产品有原料药及制药化学品、机械配件、电力机车、石墨电极、加热炭块、活性炭、橡胶制品、脱水蔬菜、耐火材料、轮对等50多个品种。今年以来,装备制造和大同特色农产品稳步增长。以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代表,1-10月,我市机车零部件进出口额3亿元,同比增长77.2%。11月1日,中车大同公司正式获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资质,成为我市继威奇达之后第二家获批海关高级认证的企业;以天镇县通航粮贸有限公司和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企业,依托天镇县产业优势和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10月18日,我市8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了法国巴黎食品饮料展览会,现场成交约446万美元,参展成效远超预期,大同“特、优”农产品国际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1-10月,我市农产品出口额1.1亿元,同比增长31.9%。
进出口业务回流态势良好。今年以来,市商务局与大同海关密切配合,推动开展市、县两级“扩大自营进出口”工作,完善重点企业帮扶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山西云冈纸业有限公司从8月开始逐步开展纸浆的自营进口,目前已完成进口1539万元;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两家外销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产品的企业落地,目前,大同朝瑞药业有限公司、山西云世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额分别为3113.9万元和154.9万元;大同锡纯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代理进口石英砂逐步开展自营进口。
“中欧班列”成功发运。我市自2019年以来,累计发送中欧(亚)班列7趟,发送货品共计9000余吨,货值约8300万元,涉及“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15个城市。2021年后,受多重因素影响,班列暂停开行。2024年6月26日,由华远大同国际陆港组货的“大同-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发行,为华远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新增保税出口1446万元;8月7日,165辆吉利牌国产燃油汽车成功发往莫斯科,货值约2299万元,这是我省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燃油汽车。10月19日,第3列班列完成集货发往莫斯科,产品为小家电,货值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