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锦秀) 今年以来,市残疾人法律救助站强化便民措施,畅通服务渠道,为残疾人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维护权益,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截至目前,共接受63起残疾人法律咨询,接待21名有法律需求的残疾人,有效保障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该站不断完善和细化服务内容与方式,建立了定期坐班制度,由律师承担残联接访工作,为全市残疾人免费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并在每周四安排值班律师接待前来咨询的残疾人,详细登记相关情况,确保每位残疾人的诉求都能得到准确记录和后续跟进。同时,针对部分行动不便或居住地较远无法现场咨询的残疾人,该站提供远程咨询服务,通过电话或微信等通信手段,安排律师及时为其解答法律疑问,保障他们平等获取法律服务的权利。
在服务残疾人的过程中,该站通过专业、全面、细致的法律服务,为众多残疾人解决了实际法律困扰。对残疾人咨询的法律问题,该站律师都给予详尽解答。对于残疾人可私下协商解决的纠纷,律师会告知其具体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对于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问题,律师则详细指导其准备诉讼材料,助力其维护合法权益;若遇到残疾人诉求不合理,律师则会耐心开展普法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直至其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使诉求趋于合理。
朱龙(化名)在商场经营时,相邻商户频繁与其争抢生意。为了解决这一麻烦,朱龙到该站寻求法律帮助。该站接待律师积极介入此事,并协助朱龙与商场负责人取得联系,经商场方面协调,与朱龙发生纠纷的商家同意和解,维护了朱龙正常的经营秩序。邓建斌(化名)在生活中遭遇物业服务纠纷,在处理过程中,该站接待律师悉心指导邓建斌如何规范书写答辩状和准确提供相关证据,目前此案已开庭审理,正在等待法院下达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