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元元
在我市全面推进新型智能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五网融合”如同一条贯穿始终的“脉络”,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市数据局紧扣这一核心,深挖数据价值,精准聚焦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凭借数据力量驱动治理效能实现质的飞跃,切实达成“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为打造和谐宜居城市、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筑牢坚实根基。
数据整合
汇聚基层治理“能量源”
为让数据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引擎”,自揭牌以来,市数据局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底座建设与完善工作。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市委政法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30个部门共14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及治理工作,累计接入并治理数据表1473张,治理后的数据量达39.5亿条。这一庞大且有序的数据资源库,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户籍信息、住房情况、企业信息等业务数据汇聚至“数据池”中,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夯实基础。这样一来,如同给基层治理的“小马”配上了有力的数据“缰绳”,使其能更高效地拉动“大车”,也为后续数据资源的创新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协同共享
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与此同时,市数据局依据《大同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倡导并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协同共享机制。现如今,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注册前置机139个,发布数据资源目录10245个、数据项36432个,上线接口资源2089个、库表资源2058个,数据总量达15516473条,调用省级数据接口超600万次。
据了解,云冈区在基层应用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该区申请并实现了辖区内企业基本信息、车辆行驶证、低保对象信息、学历证书等关键数据接口的共享对接,在日常审批业务中累计完成数据调用核验1218次,为基层达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让基层治理这辆“大车”由“小马”“单打独斗”转变为“众人齐心”去拉动,汇聚起强大动力,推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智能应用
打造基层治理“好帮手”
在网格治理领域,市数据局有针对性地建设了综合网格系统,采集综合治理相关数据3062133条,涵盖1181个物业、5464个街巷(小区/村)、16259栋楼房等多方面信息,并与网格员线上共享,便于其查询、比对网格内住户信息,辅助其开展审核、排查工作。目前,该系统共完成了5379个电子化网格的搭建,为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微网格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使其能快速响应并处理各类问题。
在智慧养老领域,为使养老补贴发放更精准便捷,市数据局依托城市数字底座人口库数据,结合民政部门需求,以平城区为试点搭建了智慧养老应用平台。该应用平台融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高龄老人津贴在线申报、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在线审批以及高龄老人信息动态维护等功能,改变了过去申报审批繁琐、信息更新滞后的状况。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并完成认证20184位老人信息,凭借精准的数据支撑,使养老补贴发放变得既及时又准确,不仅减轻了民政部门及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让老人们无须再为补贴申报四处奔波,使高龄老人舒心享受政策福利。
在城市管理领域,市数据局还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城市管理感知和联动体系,通过与“数字城管”系统高效对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将全市7944名环卫人员、1201辆环卫车辆、21处垃圾站、541处公共厕所及344辆渣土车等信息纳入响应节点,并结合“随手拍”功能模块,助力及时感知、预警、发现和处置城市管理问题,从而使城市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民生服务领域,市数据局统筹建设的“天下大同”APP涵盖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社区服务、电商服务四大功能,市民可通过它办理水电费缴纳、公积金查询等便民服务。目前,该APP累计注册用户达514925人,提供服务达588040人次,实现了把办事的“路程”交给数据,把便利留给群众,在城市与居民之间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数字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