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山 刘艾珍
(7)秦朝强大而短命,刘氏代秦居有天下。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诸侯,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划云中、雁门、代郡、定襄四郡五十三县为诸侯国,称“代国”。【评:这当为第四代国了!代王城由郡治复为王城,从而揭开了它在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页,现在留在地面上的古城遗址,实为汉代遗址(或是在春秋战国基础上重建及增建的城址】“代王城”遗址城郭呈椭圆形,城垣犹存,规模巨大。城址东西长3400米、南北宽约2000米,城墙高3~12米不等,南墙有马面十一处。城墙夯筑,夯层厚0.25米,墙基宽10~20米。城内出土遗物多为汉代。城墙夯土中砌放河卵石的手法,墙体板筑法均有汉代明显特点。城垣外壁增加向外凸出马面的建筑形式也始于汉代,根据近年的考古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推断,代王城为汉高祖刘邦扫平全国后,在各地分封藩王时所建的代国都邑,也是西汉初期(前201年左右)为巩固北方、防止匈奴入侵、加强边防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代王城有九座城门,现虽然仅存豁口,但名称保留至今,据《蔚州志》记,分别为:荣阳门、崇德门、钟秀门、兴前门、文胜门、窗农门、迎海门、宝源门、兴隆门。城址中部有一夯土台基,呈正方形,边长25米、高11米,应为大型建筑基址,推测是代王宫殿遗址。后世又在原代王城内建起了大堡子、小堡子、马塞堡、小水门头堡、南门子堡、北门子堡、城墻碾堡等大小19个村落,形成了堡中城的奇异景观。代王城遗址周围有大型汉代墓葬63座,为汉王室贵族墓地。2001年6月25日,代王城遗址及周围汉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代国第一任代王是高祖刘邦的哥哥刘喜。代国是汉朝抵抗匈奴的前沿要地,公元前199年,匈奴入侵代国,毫无军事指挥才能的刘喜,根本无力坚守边疆,最后只好弃国独自逃回洛阳。刘邦对此大为恼怒,便下诏革去刘喜的王位,贬为合阳侯。刘邦委任韩信的部下阳夏侯陈豨为代国丞相,当时,赵、代乃天下精兵之所在,陈豨事实上成为统领重兵抗击匈奴的总指挥。
(8)陈豨宛朐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人,西汉开国将领之一。随同刘邦征战天下,平定赵、代时曾受韩信指挥。汉高帝六年(前201年),论功行赏,被封为阳夏侯,并担任代国相。刘喜被贬后,统领精兵据守边疆,防范匈奴进攻。陈豨虽长于用兵,但行事张扬。在代为相时,学魏信陵君故事,养门客三千。一次回山东老家从行车辆达千乘,被赵国相周昌告密,为高祖刘邦所猜忌。高帝十年(前197年)七月,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恐惧,称病不去,被视为叛逆;九月,陈豨自立为“代王”,率部发动兵变,联合韩王信军,一同叛汉。【评:这又是一个自称代王的插曲,但不宜把它称为“第五代国”。】陈豨叛变后,刘邦始召汉初所封异姓王韩信(此时已去王爵)、彭越、黥布等平定叛乱,但都以“病”推托,刘邦不得已御驾亲征。平叛战役,历时三年之久,几乎出动了汉初所有名将:周勃、樊哙、灌婴、曹参、郦商、夏侯婴、傅宽、靳歙、卢绾等,才将“代国之乱”平定下来,陈豨在灵丘被樊哙军所杀。代地因深受此次战争之累,毁坏也非常严重。【评:“陈豨代国叛乱”其实是西汉建立之初一次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引发了范围很大的社会动乱。镇压叛乱的战争进行了三年,战场西起云中,东至聊城,战火蔓延到云中、雁门、代、太原、上党、上谷、衡山、巨鹿、邯郸、东郡、和田等郡县,几乎波及整个北方地区。这次叛乱的影响也极为深远。陈豨兵变后,关中的韩王信、梁地的彭越,还有吕马儿和黥布等人相继起义。加上之前的韩信,汉初共封八位异姓王,其中五位直接或间接与陈豨叛乱有关。代国之乱后,刘邦不仅终止了汉初分封异姓王的做法,而且开始诛杀功臣。韩信、彭越、黥布等人的被杀,都和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代国之乱的发生,严重改变了西汉的政治生态和走向。】
(9)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陈豨叛乱被镇压,刘恒被封为代王。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刘邦第四子,汉朝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非常褒誉的君王。他在位二十四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厉行节俭,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废除肉刑,弛山泽之禁,采纳贾谊、晁错等人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重德治,兴礼仪,励精图治、宽仁爱民,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汉景帝执政时期合称“文景之治”。但刘恒执政期间,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耽于“亲和”,而疏于军备,致使匈奴曾兵临长安,火烧回中宫。刘恒原本是庶出的王子,他的母亲薄姬在秦末原为魏王魏豹妾。楚汉之争初期,魏豹附汉而又叛汉,为汉军擒杀。薄姬成了俘虏,被纳入刘邦后宫,但并不得宠。一个偶然的机缘为刘邦幸而怀孕,生下刘恒。刘邦得天下后,宠爱戚夫人,薄姬犹自倍受冷落。刘恒八岁时获封代王,薄姬早已习惯与世无争、孤独自俭自安的生活,于是自请抚子到代王封地就藩,得到应允。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代王刘恒和她本人,避开了汉高祖刘邦驾崩后残酷的朝争与宫斗,使刘恒有幸成为第五任大汉的天子。【评:很多文献都说到代王刘恒母子在代国就藩时的故事,言刘恒得到了母亲的悉心指教,为其后来的清明政治打下了根基。刘恒孝母,甚至被选录成“二十四孝贤”之一,而在古代中国扩散到家喻户晓。但是,文献中所说的代国藩邸(封国的都城)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代王城”,而是在晋阳(今太原)和中都邑(今平遥)。按理说,无论是晋阳,还是中都,在刘喜封代时并非是代国之辖地,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这中间确有插曲。即在刘喜因畏敌脱逃被废掉代王之同年(前199年),刘邦即封他最钟爱的儿子赵如意为代王(戚夫人生,因年幼未就藩)。其后代国发生了陈豨叛乱。平叛之后,刘邦突然又改封刘如意为赵王,都邯郸。刘恒始得封代王(前196年)。就在同年,刘邦调整了代国的区划——将山西中部的太原郡和雁门郡合并划入代国(调整后代国共四郡:云中郡、代郡、定襄郡、太原郡),都晋阳(今太原),使代国由一个纯边塞的藩国,变成了一个从近畿跨边塞的藩国。所以,薄姬和刘恒所谓“就藩”,就在晋阳(太原)或中都(平遥)了。】
(10)西汉在文帝刘恒之后,还有两位受封代王的,一个是刘武(?~前144年),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的同胞弟,前178年受封代王;另一个是刘参,也是汉文帝刘恒之子,刘武立为代王时,他受封太原王(其实是从代国封地中又把太原郡切出来给他);两年后,刘武转徙为淮阳王,刘参则易为代王(刘参死,子刘登嗣位,刘登死,子刘义嗣位,世袭代王不表)。这说明,汉文帝刘恒时,还是继续贯彻了高祖时确定的“分封同姓王”路线的(当然不是只封“代王”)。但是很快,同姓王的问题也爆发了。汉景帝刘启时,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等七个诸侯国联合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挑头的吴王刘濞正是当年废代王刘喜的儿子。
【评:从高祖时的“陈豨叛乱”,到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让西汉早期的君王们深刻认识到了一个道理:皇帝唯我独尊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分封诸侯的封建领主政治制度是天然对立的。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同姓王”,到最后都会演变成中央朝廷的死对头,朝廷不削藩政令无法畅通,一削藩,叛乱即刻蔓生,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所以,到汉武帝刘彻的时代,分封“同姓王”的制度也被彻底废除。真正意义上的“方国”和“诸侯王”,在汉武帝时寿终正寝了(我们排列第一到第四代国也到此作结)。虽然,就实际情况来讲,汉以后的朝代绝大多数也还保有“封王”的政治制度,但在本质上已与汉武帝前的“分封制”完全不同了。那是一种“封王不裂土”的制度,“王”的意义,不再是具有领地、部曲和采邑的诸侯,而仅仅是封建中央集权政府中最高品级的官职而已。除此之外,以后的朝廷,也还有把“王爵”作为拉拢、奖掖、招安少数民族首领,或是起义军头领的工具来用的,一般属于灵活变通,事急从权的政治手段,并非根本性政治制度。】
(11)后世封王的故事多发生在乱世。公元9年,西汉王莽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然后,废孺子婴,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改元“始建国”,并进行托古改制,引发天下大乱。一个叫卢芳(字君期)的宁夏三水人,目睹天下蜂拥而咸思汉德,于是宣称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勾结三水一带羌胡起兵造反。公元24年,同为造反派的刘玄(刘秀的族兄,起兵后称“更始帝”)以卢芳为真正的刘氏子孙,征召他为骑都尉,令其镇抚宁夏。更始军失败后,三水地方豪杰,为借用卢芳“帝裔”的号召力,又把他共立为上将军、西平王。卢芳派遣使者前往西羌、匈奴建立和亲关系,结成军事联盟,并准备逐鹿中原,火中取栗。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宣布革命成功,光复汉室(史称东汉),称汉光武帝,开元“建武”。卢芳听闻,十分眼热,于29年,也宣布在九原建都(今内蒙古九原县),并攻占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设置郡守、县令,和匈奴军队一起侵扰、掳掠东汉的北方边境。公元30年前后,占领代郡之高柳(今山西阳高)。依仗匈奴骑兵骠悍迅猛,一直盘踞不去。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六月,刘秀遣东汉大司马吴汉率领王常、杜茂等将军攻打高柳,匈奴派兵救援,东汉军队不能取胜。刘秀只好派重兵驻屯常山郡、涿郡、渔阳郡、上谷郡等,与之对峙。【评:一时间卢芳竟然成为东汉立国之初的劲敌。卢芳占高柳,而不占代王城,说明东汉时代王城已经衰落,“代”的政治中心(郡治),已经西移百里,被高柳取而代之。据《后汉书》载,高柳之战十分凶险,史有“四战高柳”之说。应该说“高柳之战”对于这宗关于代国、代王、代郡,以及一切与“代”相关的叙事而言,是有节点意义的。也就是说,从此,古老的代都——代王城,已离开了我们故事的中心。】然而,世事沧桑的根本规律是,大势之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卢芳虽然能靠匈奴的援助强悍于一时,但终究在东汉和平安定大势之下,开始从内部分崩离析了。卢芳手下众多将领,纷纷叛逃归汉。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成为孤家寡人的卢芳,不得已只好派使者前往东汉请降。当年十二月甲辰日,光武帝刘秀允准,赐封卢芳为代王。【评:这标志着“代王”封号的另一种政治用项——“招安”,被启动。】卢芳上书谢恩,言词极为恳切:“臣芳过托先帝遗体,弃在边陲。社稷遭王莽废绝,以是子孙之忧,所宜共诛,故遂西连羌戎,北怀匈奴。单於不忘旧德,权立救助,是时兵革并起,往往而在。臣非敢有所贪觊,期於奉承宗庙,兴立社稷,是以久僭号位,十有余年,罪宜万死。陛下圣德高明,躬率众贤,海内宾服,惠及殊俗。以胏附之故,赦臣芳罪,加以仁恩,封为代王,使备北藩。无以报塞重责,冀必欲和辑匈奴,不敢遗余力,负恩贷。谨奉天子玉玺,思望阙庭。”随后即起身上路入朝。向南行至昌平县,光武帝又下诏,命他停止入朝,改为明年朝见。卢芳心存疑虑和恐惧,于是再度反叛东汉。匈奴派数百名骑兵迎接卢芳及其妻子儿女到塞外,卢芳留在匈奴,居住十余年后,因病去世。【评:卢芳受封代王,应是历史上最短命的“代王”。汉朝(包括东汉)代王的分封,经历了刘喜被废,陈豨叛乱,刘如意改封,刘恒登极,龙子龙孙承袭王位,最后到卢芳这个冒牌货短命终结,笼而统之地可算是“第四代国”吧。整体看,这是一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历史过程。嗟夫!】
(12)250年后,又一个乱世降临。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氏的“八王之乱”再度引发了天下苍生的大灾难。此时,一个来自大兴安岭嘎仙洞的骠悍民族——鲜卑族的拓跋部带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进入到阴山南麓(《魏书》称为魏之“桓穆时期”:桓帝,拓跋猗迤;穆帝,拓跋猗卢)。拓跋猗卢统率鲜卑西部军,居于盛乐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将北方各少数民族部众北迁至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黄河击败匈奴、乌桓等部落。后统一鲜卑内三部,自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以北八十里直至长城,夹道立碑,与晋朝分界而治。这个时期,匈奴后裔刘渊称王割据,率先建立了汉国。【评:此为“五胡十六国”之始。】永嘉四年(310年),晋朝并州刺史刘琨为了共同抵抗刘渊的匈奴汉国,派使者前来,将儿子刘遵送来作人质,与拓跋猗卢结成军事同盟。当年,联兵大破白部鲜卑和匈奴铁弗部刘虎。为了感谢鲜卑的助力,刘琨奏请晋怀帝封拓跋猗卢为代公、大单于,以代郡作为他的食邑。拓跋猗卢以代郡距离盛乐过远,不能与部众连为一体,于是率领部落一万多家从云中进入雁门,向刘琨索求句注山以北的地区。刘琨不能控制他,遂把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县等五个县的百姓迁徙到句注陉以南,重建城镇,而将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部赠予拓跋猗卢。拓跋猗卢于是迁来十万户部民,用以充实这块土地,从此更加强盛。【评:这方圆数百里的沃野即是今之大同盆地,盆地之中心乃汉及曹魏之平城。】永嘉六年(312年)刘聪(汉王刘渊第四子)兴兵攻打晋朝太原郡,晋阳陷落,刘琨父母被杀。为了回报晋朝和刘琨,拓跋猗卢亲率20万大军,征讨刘聪,斩杀刘聪所部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等五员名将,刘聪十万“汉军”溃散,横尸数百里。刘琨得以收复晋阳。公元315年,晋朝正式颁发诏令,册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允许他设置属下各级官僚机构,以代郡、常山郡作为食邑。【评:这是一朵真正的“乱世奇葩”,自汉武大帝,废止“裂土封王”三百年来,这是一次真正的代王“阴魂未散”,而且实现了“借尸还魂”。此时,拓跋猗卢壮志满满,修建盛乐城作为北都,修整汉故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作为南都,又在平城以南一百里、灅水北岸的黄瓜堆修筑新平城(即今山西省山阴县)。拓跋氏窥视天下,雄霸中原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就“社会制度学”的经典意义而言,这应是“分封诸侯”制度的一次成功复辟。所以我们把它排列为中国古代史的“第五代国”,也是代国的最后绝唱。在这一绝唱中,平城作为第五代国的南都,成为拓跋氏雄视天下的跳板。从公元315年到前秦376年灭代,共60年。这段历史很少被人提起,但作为大同人不应该不知。】当然,从一个新王朝的崛起,来看待拓跋鲜卑,在当时那个乱世,“拓跋代”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个民族亦或这个部落,没有辜负西晋朝廷给他的这个“代王”封号,也没有辜负代野这片浸满了鲜血的土地,“代”成了他们问鼎中原的根据地和桥头堡。虽然在376年,代国又曾被前秦苻坚攻灭过,但在386年,拓跋猗卢的四世孙拓跋珪,趁苻坚淝水兵败之机迅速复国,改称魏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建立大魏。而后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及后燕等,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正式称帝。他们建立了一个再度统一中国北方的伟大王朝,也让所谓“代人”生生世世无比自豪。代之荣耀不在商汤、不在周瞿、不在赵襄,甚至也不在刘恒,而在拓跋。
(13)代国说尽,该来关注一下代郡的变迁情况了。公元前423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下楼烦林胡,拓地千里,建代、云中、雁门三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标志封建制改革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秦国是郡县制的发明者,秦王政灭赵,自然对赵之郡“照单全收”。刘邦灭秦,恢复封侯,但在侯国中仍保留郡县,以应不预之变也。代郡作为一个封建制的行政单元,在这四百余年的历史洪流中,基本上没有大的变更。但是由于“郡之治”与“国之都”常常绑在一起,随着西汉整体的削藩废封,古代郡之治所——代王城,在经历汉初辉煌之后,也步步维艰,愈行愈衰了。我在上文(第11条)中提到,在新莽与东汉交替时代(大约公元30年前后),代郡的治所已经迁到了代王城西百里的高柳,即今之阳高县城东部,说明那时代王城已经严重衰败了。从赵武灵王时代,到“短命代王(卢芳)”一共453年,这个被当地文人称为“京西第一古城”,便已成为只差一首“离黍”之歌的废墟了。而因卢芳封代留名于后汉的高柳城,除了在史籍中偶然一见名字外,连个断壁残垣也没有留下。平城和盛乐,因鲜卑枭雄拓跋猗卢封代,也曾分建代国之南北两都,但唯隐身于大魏的名声之后,不为常人所知。至于拓跋珪公元398年迁大魏都于平城,连同代郡治所一起带入了今天的大同,然而,当北魏中期充满着中原情结的一代雄主拓跋宏,着意迁魏都于洛阳时——公元494年,魏都走了,平城也渐渐衰朽了,北方的繁荣和文明也逐步消退和失色了——莫名其妙的是连“代郡”这个名声也寂然不闻了。它好像是在跟随北魏南迁时,被“雁门”亦或是“定襄”给吞噬了。当“代”字再次闪现时,天下已是隋朝了。公元585年(隋开皇三年)隋文帝下诏“撤郡建州”,开皇五年隋废雁门郡,改为“代州”。代州的治所设在广武县,等到隋炀帝杨广坐了天下,为了避开他的讳,广武县也改名为“代县”。“代”,凭借这一点薪火才闪亮到今天。而从魏孝文到隋炀帝,那个丢了“代”字整整九十年的古老盆地,则早在十年前,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另置州治,取名蔚州。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于原代王城以西10公里开始兴建蔚州城。【评:从战国到隋唐,真是弹指一挥间啊!作为一个在千年前曾经繁荣的古国都邑、郡县治所,它的完全废弃肯定是让人叹息的。然而,当人们看在代王城遗址左近崛起的那一片蔚州城来,又都会在释然中发生感慨。其实,在今人眼中,蔚州也是一座足成足色的古城。但又有谁会想到,在“代王”这条线索之上,古蔚州之前是古平城,古平城之前是古高柳,古高柳之前才是这座代王城……然而,代王城虽然没了,而代王的故事还在向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