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老志愿服务,积极推进养老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养老”新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老年文化活动,让老年人焕发出新活力。(见12月11日《大同日报》)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物质需求更加多元、精神需求迈上了更高层次。面对这一变化,只有适应时代特征,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才能托起幸福的“夕阳红”。平城区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产业化运作、社会化经营等多种方式的“文化养老”,有效地帮助老年人幸福了他们的退休生活、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爱好、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迎合了很多老年人的内心期望,与此同时,让老年人在享受快乐、愉悦精神、崇尚独立的过程中,也向社会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养老理念。
在文化的滋养下,“夕阳红”有了最美的底色。在“文化养老”工作的推进中,老人们有了优雅、诗意的生活。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文化赋能养老,不仅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为老年人增添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平城区“文化养老”的新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平城区老年人的最美夕阳红。同样,这一抹最美夕阳红,应当带给更多老年人以思考。年轮的增多和容颜的苍老不应当是无所事事的孤单与沮丧的借口,而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在“文化养老”中,让自己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巨大的愉悦感、认同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美“夕阳红”,在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中继续发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