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湖南双牌:鲜笋出深山

  冬日,雾漫深山,细雨霏霏。一对父子穿梭于稠密的竹林间,找准位置,轻轻将泥土刨开,看准角度挥动锄头,“啪”一声脆响,一截泥黄色的高山竹笋应声出土。“别急,旁边还有一颗。”父亲唐后中看见儿子唐亚南要走,连忙喊住。果然,在不远的隐秘角落里又挖出一颗鲜笋,两人对视一笑。

  群山环抱的湖南省双牌县何家洞镇地处湘桂两省交界,这里山势陡峻,竹林茂密,眼下山里遍地都是破土而出的竹笋。何家洞镇朝阳庵村村民唐后中挖笋已有40来年。“上山挖笋的村民不想来回折腾,一早都把饭团一类的干粮带上山,中午就随便吃点。”过去下雨天一般没人挖笋,现在村民都乐意冒雨上山。被问起村民挖笋积极性为何这么高,唐后中略一思索,说:“一是路好,二是价好。”

  顶着晨风夜露,辛苦采挖的竹笋要运下山,过去村民们主要靠肩挑背驮。“以前背上百斤的笋子回家,不到一公里要走20多分钟,汗流一路。”唐后中指着一条宽约3.5米、铺满砂石的竹林道说,“这条路是去年修好的。现在基本只需扛一小段路,我就可以沿着这条路骑摩托车运笋,几分钟就轻松到家。”

  窄窄的竹林道从山脚蜿蜒而上,带来了宽阔的致富前景。为了提升竹产业发展质量,方便村民运输竹产品及生产生活物资,双牌县近年来加大财政投入,共修建专用林道约150公里,其中竹林道50公里。

  偏远山区,受交通物流条件的制约,在唐后中等老一辈村民眼里,当天采的竹笋有时隔一天或两天往外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儿子唐亚南是“90后”青年,今年返乡创业,开启农产品直播带货和电商销售。他的看法截然不同:“现在的食客更讲究新鲜,笋子要是没了水分,哪里还能卖上价?”

  一番琢磨之后,唐亚南盯上了家门口来往的客运班车。“我之前看新闻,很多地方有‘客货邮’,利用农村公交的余力来拉快递,便捷又省心。”唐亚南说,他已经和每天往返村里的客车达成合作,借助客运力量让鲜笋加快出山。

  如今,通过多种渠道,唐亚南还收购其他村民的鲜笋往外发。他说:“正常的话,我们平均一天要发2000多斤笋。头天采的鲜笋,最快第二天晚上就能出现在长沙食客们的餐桌上,价格自然卖得好。”村民们反映,今年鲜笋收购价比去年高,每斤能卖到6元,最高的时候一斤卖到12元。

  “我们县还围绕食用菌、竹笋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双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建设冷藏保鲜设施1.7万立方米,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出山的“最初一公里”问题。

  新华社记者 程济安 柳王敏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科技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壮阔“蓝海”构筑绿色屏障
湖南双牌:鲜笋出深山
图片新闻
这里的“红牛”爱吃“爆米花”
生产铆足劲 打好年度“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