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弧光闪闪耀人生的陈万先

高存林

  一把焊枪能为人生增添怎样的分量?朵朵焊花能为梦想装点什么样的风采?这位已是满头白发的84岁的老人,看上去很普通,拥有的荣誉却有一大串,每一个都是那么沉甸甸的:退休前的40年,他先后25次被评为大同矿务局的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连续21年被评为大同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同煤集团公司特等劳模和矿山标兵;4次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4次被煤炭部、能源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多次参加大同市、山西省党代会。他还曾受到江泽民、彭真、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退休后的25年,他获得各类荣誉30余项,先后多次被同煤集团评为优秀党员标兵,荣获“同煤杯·第二届感动中国的矿工”特殊贡献奖,并于2013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

  他就是在煤炭行业和大同地区享有盛誉的“电焊大拿”、65年不离岗的原同煤集团退休电焊工陈万先。

  孜孜不倦求新知

  陈万先从小生活在阳高县农村,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里随父母忙农活,冬闲时节就上山拾柴火,在地里刨高粱茬子,15岁开始放羊,只断断续续念过四五十天书。1958年,18岁的陈万先通过招工来到大同矿务局第六工程处铁路队。当时正处于铁路建设高峰时期,担筐铲土全凭人力,劳动强度非常大,陈万先体单个小,干活却毫不偷懒,累得都吐了血。1960年,铁路队因工作需要解散,大部分工人被分到了各个矿,而陈万先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留下分配到六处机电队,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刚到机电队的时候,每天的工作仍是爬山越岭,流动性不亚于山头放羊,但这里却有着更为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繁重的劳动任务。虽然是一名电焊工,但是放电缆、爬电杆、给师傅拿工具、取焊条样样都得干,学习技术只能一边打下手,一边用心看师傅焊,晚上躺在床上,自己再琢磨细节和要点。刚开始捉焊把,师傅只让对焊接件进行点焊,或者是钻进油罐、溜槽、井架下点焊,再由师傅进行全面焊接。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陈万先一有时间就孜孜不倦地自学业务知识,潜心钻研焊接技术,一点一滴地学习、摸索和实践,凭着一股倔劲和钻劲,很快便掌握了电焊要领,还被工程处评为电焊工技术能手。

  1966年宁夏大武口洗煤厂兴建,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全国30多家单位对口支援,仅电焊工就挑选了100多名,陈万先成为山西省选派的9名电焊工之一。当时洗煤厂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为了使焊接点达到技术要求,必须再从100多名焊工中精选出七八人焊接工程的高、精、难部分,焊件必须经过严格的拉伸断裂试验,要求断裂处在焊接点50厘米以外方为合格。陈万先凭借过硬的技术,利用自己独创的观察铁水、药皮、铁水颗粒、温度、火焰等方法,使焊件断裂处在120厘米处,以最高测试分值被挑选焊接关键部位。在宁夏工作的7个月中,陈万先不仅圆满完成了焊接任务,还带出了3个徒弟,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普遍赞扬和认可。1973年,陈万先又被单位派到北京木材厂焊接龙门吊上下弦,他一个人并用两台电焊机,采用错位分焊叠焊,一次完成焊接,功效提高了3倍。就在这一年7月,陈万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乐于奉献攻难关

  从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天起,陈万先就决心实实在在地为党工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机电队经常承担一些大型设备的安装业务,需要大量的钢垫。以前队里常把整块钢板割成小块充当钢垫,陈万先觉得可惜,就把目光盯在了废弃的边角料上,从此,他每天早来一个小时,晚走一个小时,义务用边角料加工钢垫。30多年过去,岁月使他尘满面、鬓如霜,可义务劳动的劲头却始终未减。30多年中,陈万先义务切割钢垫30多万块,仅这一项就节约好钢板180多吨。他还先后革新成功了半自动圆盘切割机、手动切割机、钢球滚转台和简易三角电焊把等18个项目,改制工具30多件,为国家创造价值30多万元。

  在艰巨任务面前,陈万先总是迎难而上。1981年冬天,他在口泉沟里放线,不小心被一块钢垫砸了脚,他忍着疼痛完成了当天的任务,第二天大家发现他走路干活的样子不对劲,硬把他送到医院,才检查出第二脚趾骨骨折。医生要给他打石膏,可陈万先只用两块薄钢板把脚趾一夹,塞进大头鞋里继续去上班。1988年冬天,机电队承担了大同矿务局通讯大楼电视天线的焊接任务。电视天线高达70米,直径只有22毫米。望着那细高细高的天线杆,陈万先不顾危险,挺身而出,冒着寒风在晃来晃去的天线杆上艰难攀登。爬上去后,他用绳子做了一个三角形吊笼架,然后自己钻进去挂在上面焊接,许多过往行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10多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完成了焊接任务,可他的手脚已经冻得不听使唤了。

  陈万先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焊接新方法和新技术,努力在实践中掌握新要领,力求达到电焊技术的最高峰。经过多年努力学习和试验,他率先掌握了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新技术。1990年11月,他接到四台矿槽仓的焊接任务,工程工期紧,焊接构件大,任务艰巨,而按照常规作业,零下5摄氏度就不能焊接,当时天气是滴水成冰,气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无法正常工作,他经过仔细研究、多次试验,最终采用“灭弧焊”使焊接取得了成功,原计划20天干完的工程,仅用18天就完成了任务。这项工程结束后,他根据这次焊接经验,写出了《焊缝裂纹处理》的学术论文,并在1995年全国焊接杂志上发表,受到了省、市焊接同行的高度赞誉。陈万先的事迹还在1985年12月17日登上了《工人日报》二版头条、1990年5月7日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倾心尽力育新苗

  1998年陈万先退休,临办手续那几天,很多单位和个人高薪聘请他,却被他一口拒绝。陈万先说:“我的技术是国家培养的,焊把是人民给的,共产党员的追求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人生奉献。”他退休不退岗,一分钱的额外报酬也不要。他干过京大高速公路、大斗沟矿选煤厂安装、燕子山矿和晋华宫矿两座选煤厂钢结构主厂房大梁的加工制作和安装等工程,只要单位需要,他都竭尽全力,义务奉献。

  2003年,多次拒绝高薪聘请的陈万先为给同煤集团培养后备焊接人才,欣然接受同煤技师学院的邀请,作为焊工专业实习教师来到学校。他陆续辅导了学院电焊班400余名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焊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学员们的焊接技术得到快速提升。2004年,山西省技校系统举行了焊接技术比武大赛,全省22所技校参加了比赛,规则规定每个学校可派3名代表。结果,陈万先的学生包揽了实践操作前三名,只是因为理论方面的欠缺,最后以落后第一名0.03分的成绩屈居团体亚军。这是同煤技师学院首次在这类大型比赛中获奖,陈万先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实习教师”,被同煤技师学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特殊奉献奖”。

  退休之后的陈万先,就像一支红烛,燃烧得越旺,心里越欢畅;燃烧得越彻底,心里越快慰,即使燃烧到最后,也还要进行勇敢的冲刺……

  (《大同工业史》编纂办公室供稿,欢迎社会各界赐稿,来稿请发至平城书院邮箱:pcsy22@163.com)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云冈副刊
冬至
980年:聆听回响 奔赴热望
冬至遐想
冬晨
冬至随吟
夕阳下的古城
大雪节气感怀
我要把雪揉进我的诗里
大雪帖(外一首)
弧光闪闪耀人生的陈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