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岁月深处的贺年卡

米丽宏

  年末岁首,新旧交替,回首展望之际,祈愿祝福便溢满了襟怀。这时,不由想起了在我们的视线里渐去渐远的贺年卡。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每到年末,贺年卡、明信片就在我们手上风行起来。对于我们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少男少女来说,那小小卡片,就是一扇美美的窗子,友谊、祝福、朦胧情思都从小窗涌进来;而发送出去的贺年卡,同样载满思念、祝福和问候。记得贺年卡之风还曾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忧虑——因为学生争相购买,互相攀比,造成浪费。印象中,那些贺年卡,单纯印画儿的一元钱,有香味的一元五角,放一段音乐的两元,当然还有价格更高的。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新闻时,不禁吐了吐舌头。是的,贺年卡不顶吃不顶喝,可它带来的精神享受,却让我们停不下来。在那样一个时光交口,贺年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情思寄托的载体。我们宁可委屈肚肠,打饭时不打菜、少吃一个馍,也要省出钱买贺年卡。

  印象里,我收到的第一张贺年卡,是一位初中同学寄来的,画面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的剧照。她身着青缎交领背心、白底绣花腰封、月白圆领长袍,两弯罥烟眉略带愁绪,一双眼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她的淡淡愁容,她的“清如玉壶冰”的美,让我欣赏不已。那个年代,我们学女排、学张海迪,但电视里已经出现了时装、报端有了明星,社会风尚已开始多元化。这之后,我陆续积攒的“金陵十二钗”贺年卡,对我可以算是一种美的启蒙。一位隔壁班同学,曾送我一张“冬林夕照”的风景贺年卡。画面上,萧疏的树林被夕光浸染,橘红光线温柔而黏稠,散发着温暖和幽静的气息,那样的意境,让我久久难忘。

  记得每年元旦前,我都会在校门口小卖铺买两套贺年卡,以回赠和寄送同学朋友。当我趴在课桌上,一笔一画书写地址、寄语,然后贴好邮票,小心翼翼塞进邮筒——我感觉,贺卡情思才刚刚开头。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想象着它的动向:盖上邮戳,踏上旅程,可能会搭乘汽车、轮船、飞机,再被摩托、三轮、自行车载着,被邮递员放进信箱,最后被收件人惊喜地捧在手上。那一路上,它翻山越水,感受不同的温度,路过不一样的风景,最终抵达我心所指之地。那么,这薄薄的贺年卡,还是单纯的“卡”吗?它已拥有了厚厚的承载和心意了呀。

  参加工作当老师以后,我收到过学生寄送的贺年卡,好多好多,并且样式也更丰富起来。有的卡带着金粉,有的卡上小娃娃头发是毛线,裙子是蕾丝。有的立体卡,一打开,平地上忽地站起一群小天使。有的不但能奏乐,上面的小鸭子还会跟着音乐在贺卡上缓缓移动……每每赏玩,都令我童心大发,合不拢嘴。一年年一岁岁,有了手机以后,新年祝福的方式就更新换代了。纸质书信基本绝迹,贺年卡之类也很少见到了。偶尔收到一些难得的贺年卡祝福,感觉很古典很怀旧,于这个信息化时代,就更显珍贵了。

  贺年卡,一幕缤纷记忆。它收藏着旧时光,也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美美的情谊。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许殿玺先生故居记
岁月深处的贺年卡
一元复始
元旦抒怀二首
庆新年
迎新年
中央机厂,一个令人自豪的“家园”
曙光里的情话
烟火中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