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门口就有医院,有个小病小灾的就能解决,而且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免费按时体检,还可以签约家庭医生,大医院的大夫还定期排班坐诊……” 家住魏都新城的王桂花阿姨对记者说,年龄大了,毛病也多,到大医院看个病还得麻烦孩子们,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办越好,有个头疼脑热啥的轻易也不往大医院跑。
“三医院的大夫会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排班坐诊,科室涉及的也很全,包括全科门诊、神内、骨科、消化、呼吸等,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看病就医。” 开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下基层不仅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患者在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省去了到大医院挂号、找专家、排队候诊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
“孩子没什么事,就是嗓子有些红,发烧可再观察一下,先喝点药看看。我们在灵丘县人民医院有工作站,以后孩子有病先去那里,不要着急往市里跑……”日前,市一医院儿科专家刘丕松在医院门诊接诊了一名灵丘的小患者,他耐心地向患儿家长说明孩子的病情,并告诉家长他们在灵丘县人民医院设有工作站。据了解,今年9月1日,我市在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立的52 个“名医工作站”正式启动运行,市一医院儿科专家刘丕松的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名医工作站”根据县级医院实际需求,随时出诊,同时针对基层医疗关键需求和难点问题开展传帮带工作任务,并至少要在所设县级医院培养1名徒弟。
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我市以市三、五医院和国药同煤总医院3个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横向联合城市其他公立医院、医学院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规模以上社办医院组建了三大城市医疗集团。向上密切联系全国乃至国际一流的医院和医学院校,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引进两院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形成战略合作机制;向下紧密对口帮扶县区医疗集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2018年底,三大城市医疗集团全部挂牌成立。2019年7月,为了加快集团建设步伐,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大同市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方案。同年8月,我市成为全国118个首批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各医疗集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专家工作室排班坐诊,向下对口辐射帮扶县区医疗集团。
为让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我市还开展了“一对一”组团式精准帮扶。三级综合医院每季度安排30名高年资临床和护理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深入到县区医疗集团驻点支援,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力下沉,使病人流向日趋合理,分级诊疗成效明显,县域内就诊率达80%,县级医院总诊疗量同比增加3.23%,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我市还开发了大同市分级诊疗平台,实现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门诊、集中阅片、远程阅片、远程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信息多跑路、跑快路,让患者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此外,从2017年起全市开展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工作,各县区医疗集团共配备巡回医疗车16辆,组建巡回医疗团队48个、医务人员1637人,主要为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流动医院的形式实现全市医疗服务无死角、全覆盖。截至目前,开展巡回医疗1287次,派出医务人员10.9万人次,巡诊群众11.6万人次。
本报记者 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