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有着丰富的边塞文化资源,烽堠密集、古堡相望、长城蜿蜒起伏、自然风光秀美。如果说大同古长城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那么左云县三屯乡八台子村段长城更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这一段长城随着朝代更迭逐层叠加,还融入了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
八台子村是个静谧的小山村,附近长城墩台林立。左云长城学会会长刘志尧告诉记者,八台子村村名就源于长城的墩台,从左云威鲁口起至宁鲁口段有墩台、沟谷、坡梁等景观,当地人称之为一台、二台、三台边、四台沟、五台梁、六台凹、七台泉、八台子,其中只有三台边和八台子建有村庄。古长城就静卧在八台子村村北的山梁上,2020年底,左云县明长城宁鲁堡——八台子段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54段(处)明长城重要点段之一,更是提升了八台子段长城的知名度。刘志尧认为,八台子段长城有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等多个朝代的遗存,其中汉长城、北齐长城、明长城三个朝代的长城遗存明显,北齐长城为石筑长城,而雄浑蜿蜒的多为明长城。
清代中原与欧洲的外贸往来频繁,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增多,也就有了天主教落地生根八台子村的理由。刘志尧告诉记者,八台子村的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876年,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后于1914年重建,八台子教堂还录入了罗马梵蒂冈建档教堂档案中。现残存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塔楼,雕刻精美,设计大方,为砖质结构。从周边遗址看,原有屋舍院落等附属设施,现在已成废墟。附近土崖下有一低矮的汲水洞,一度坍塌,现已得到修缮,汲水洞曾是信徒们的饮用水源。
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与蜿蜒起伏的古长城相衬相伴,形成一道独特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造访。在教堂西侧约200米处,有当地人称为小天池的天然碧潭,是八台子村的又一景观。一池如镜,景色秀美,岸边还有老杨树,树影倒映水中,显得小天池格外静雅,小天池的水为地下涌出泉,潭中溢水还顺沟流下,形成清流,引得众多游客在池边观景、野餐,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崔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