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写信了?”1月中旬,市妇联举办了“一封家书 把爱带回家”活动,面向全市家庭征文。征文中的特别奖,让我们发现了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家庭,前后跨度13年,约16万字,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纸一笔,探寻构建“对话·尊重·理解·共同成长”的家庭文化。这个家庭就是朱源夫妇与女儿朱艳红,2013年,他们将这些书信整编出版为《一家人的温情对话》,此书获评“2013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为什么用书信的形式传递?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个鸿雁传书的家庭。
朱源,当兵20余载。1988年,他们女儿朱艳红(小名洋洋)呱呱坠地。军人家庭,就避免不了两地分居,朱源身在军营,家庭的重担只能压在妻子身上。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孩子,在洋洋上小学时候,妻子一次在电话里忍不住向朱源抱怨孩子调皮。就是这个电话,让朱源受了启发,他想,能不能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帮妻子一起教育孩子呢?左思右想,朱源几天后给孩子寄出了第一封信,主要是纠正孩子的不规范、错误的言行,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就这样,一封封“温暖的家信”一发不可收拾,直到1999年朱源转业。
再次提笔写信,时间到了2005年。那一年,洋洋凭借自己的努力,高二就考入了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4年间,每月平均2至3封信。信中,父女俩谈论的话题大到立身做人、学业、前途,小到吃喝穿戴、家常里短,一家人有事商量,无事闲聊,即便相互有点嗑嗑绊绊,也是互商互谅。朱源夫妇给洋洋的书信手稿,字迹笔笔分明、坚实有力,“这么多年写信时,我都会一笔一划地写,绝不连笔,也在告诉洋洋做事要认真、要坚持。”朱源说。
《一家人的温情对话》收录了从1997年至2010年13年间,从孩子上小学、大学再到工作,共计61封信、约16万字,记录着朱源一家人所思、所想、所盼、所说、所行及所悟。记者在书中看到,在2005年11月时,由于洋洋提前考入大学,他们还签订了《家庭育才合同》,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与行为规范。
“这些书信是温暖和鞭策,儿时的书信没有回信,但父亲写的每封信都认真看了,能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些深刻的反思。大学时期的书信往来,会有一些思想的碰撞,是温暖的关怀、思想的激励和指路的明灯。包括到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对我而言仍是宝贵的财富。”朱艳红说,现在自己也当母亲了,对于女儿的教育,作为家长她是新手,她会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探索,尽量给出正确的引导。 本报记者 辛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