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幸福是沙里埋金

  作家黎戈的散文集我买过两本,一本是《时间的果》,第二本是她的新书《平淡之喜》。

  之所以开始读黎戈,其一,因为她的书里会有一长串的书单(擅长写书评),我会挑一部分感兴趣的阅读;其二,她的文字能使人安宁,看得出她把内心的一亩三分田耕耘得自给自足,字里行间平和有力,亦有淡淡喜悦。

  黎戈对自己定位清晰:“‘作家’‘文学家’这类词,我素来觉得和我没啥关系,我在精神内核上的定位,更接近那个专注河流和水鸟的女人。”“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有几人还能悠然专注于河流和水鸟?黎戈能安居一隅,于生活最朴素的一面着手,在尘世的烟火里找到一条通往大自然的小径(她家就在山下,经常爬山),借助阅读与写作,平静而丰饶地生活着。她使我想起南京这座城市时有高低起伏的山峦,有整齐的法梧大道,夏天的时候,绿荫蔽日,蔚然而深秀。黎戈的气质是属于南京的。

  听上去,作者好像是人生赢家,过着不用上班,就能衣食无忧、岁月静好的生活。可是,谁又能平静圆满地度过一生呢,黎戈的人生也曾有过太多至暗时刻,她也从不刻意隐瞒自己不那么鲜亮的经历。记得她在《时间的果》写自己是个差生,不爱读书,成绩很差,考大学无望。但是走出校门后,却又疯狂地热爱上阅读,原来只是不喜欢读教科书而已,因为热爱成就了今天的作家黎戈。

  黎戈阅读量之大之广,很惊人,关键是善于吸收,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平淡之喜》中分“平湖”与“淡菊”两部分,前者是书评,后者是日常记录。书评因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她把作家与作品联系起来解读,“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写作家西西如何乐观而积极地写,佳作迭出;也写患重度抑郁症的日本作家佐野洋子诚实地记录自己最后的时光:“医生说她还能活两年,她立刻一掷千金地买了跑车,结果过了两年还没死,她想,怎么办呢,钱都快花完了”……读书其实就是阅读人生,见多了,自然就形成自己稳定的精神内核。

  “淡菊”是梳理和家人的日常关系,母亲与女儿是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着墨较多。母亲温和俭朴,是一直源源不断给她输入爱的人。而父亲,喝了酒会家暴,她和母亲在父亲喝醉了就东躲西藏,带给她少年时内心的创伤难以忘怀,她曾陪同被打伤的母亲找律师办离婚,然而终究还是没离成。最终她还是在文字里与父亲和解了:“想想爸爸的一生,想起他匮乏、贫瘠的童年,他虚荣又膨胀的自我,他拼命扭转命运的奋斗,父女间始终不能消解的隔阂,最后只能用一只眼睛来传达的感情……我的泪,流了一脸。”

  婚后生活也曾鸡飞狗跳,有从天而降的灾祸,她只能与命运作顽强抵抗。在低谷期,她企图用写作来化解,可是写出来的东西,不忍卒读。

  黎戈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很多人所艳羡的,闲居在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晨起“烧水、煮茶、翻书、散步、买菜……穿行在林荫道里,清风徐来,清凉无汗”“熟人寥寥,能专心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春天拜访的老友,是各种不同的树。在不同的节气去吃相应的食物。对如今的生活她也充满了感恩:“只凭一双手和写字的技能,居然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遵循自主的时间表工作,不用伺候各路脸色,无须忍受人际摩擦。走在街道上,不必赶路,不必急着去打卡,而是走着走着,就能停下来,看着喜欢的树枝张开枝叶。”

  生活总是泥沙俱下,我们当然不能只接受生活美好的部分,也要接受那些残缺的部分,于平淡中生出欢喜心。其实能日日过着平淡生活已是幸运,因为沙里也有埋金之“喜”。日本小说家太宰治说过:“幸福感这种东西,会沉在悲哀的河底,隐隐发光,仿佛砂金。”   王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时事综合
   第05版:时事综合
   第06版:书香
   第07版:电视连载
   第08版:九龙壁随笔
一幅弥漫幸福味道的乡居画卷
《不对称》
《法治的细节》
幸福是沙里埋金
《李劼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