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来到,清晨起来天空飘起了雪花,看着窗外那纷飞的白雪,我的思绪不由飘回儿时的冬天,飘到我们在雪地里撒欢玩耍的快乐时光。
记忆里,儿时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一入冬大地就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一直到来年的三、四月份才会融化。那时候,我们没有保暖内衣,也没有羽绒服,穿的都是母亲亲手缝的衣物,却从来没有挨冷受冻过,每次回想起童年时光,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温暖和对母亲无尽的感激。
如今已近90岁的母亲,幼时生长在旧时的大户人家,她从小就学得一手好女红。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母亲没有钱买那么多的新布料,况且那个年代布料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要凭票购买。但是心灵手巧的母亲,总有很多办法,她把哥哥姐姐穿小穿旧的衣物拆洗干净,把磨损掉色的一面反过来,给弟弟妹妹重新裁剪,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小时候我似乎从来没穿过真正意义上的新衣服,但经过母亲巧手翻新的衣服,总是那么合体好看,每次我穿着母亲“新”做的衣物,总会引来小伙伴羡慕的眼光,为此,我会开心很久。
母亲为了养育我们兄妹五人,她一年四季都在忙着一家人的针线,我儿时从来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起床,因为我起来的时候,母亲早已做好了一家人的早餐,也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睡下,常常是我已经睡了一觉醒来,看见母亲还坐在昏黄的灯下,微低着头,手指上戴着银亮亮的顶针,正忙着飞针走线。
母亲为我们缝衣服是极其用心的,特别是冬天的衣物,每个孩子都有新棉鞋和薄厚两套棉衣裤,在刚刚降温的初冬和乍暖还寒的开春穿薄的,在数九寒天穿厚的。做棉衣是极其费心耗时的活,母亲总是在夏天就开始为我们准备冬装了。母亲把旧棉衣拆出来的棉絮放在阳光下晾晒,把变硬的棉絮一层层剥离,重新撕扯出棉绒,让旧棉絮变得柔软蓬松,重新整理絮好,再在整理好的旧棉絮上拉一层薄薄的新棉花,这样我们冬天就可以穿上舒适温暖的棉衣了。
母亲还会用裁剪衣裤剩下的边角余料给我们缝厚厚的棉手套,母亲做的手套虽然多是碎布料拼接而成,但是柔软保暖。母亲还从在毛纺厂工作的亲属那里买一些厂家处理的毛线头,她独具匠心地搭配好颜色,给我们织成好看的脖套、围巾、帽子和毛背心。我们拥有了这些带着母爱温度足可以抵御寒冬的装备,就可以跑到冰天雪地里撒欢疯玩了。
家乡的冬天虽然特别寒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在孩子眼里,冰雪的世界,也是快乐玩耍的天堂: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打刺溜滑,抽冰猴……我们每天乐此不疲、花样翻新地在冰雪里玩得不亦乐乎。
如今,在冬日雪地里嬉笑玩耍的童年,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只是每到冬来,我时常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想起母亲起早贪黑为我们缝衣服的情景。在那样清贫而寒冷的冬天,我们却拥有那样温暖幸福的童年,因为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和良苦用心,把对孩子的爱,倾注在一针一线里,用密密的针角,给我们缝出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冬天!
侯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