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冬季小心泌尿系统疾病困扰

—访大同新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夏永强

  本报记者  刘锦秀

  冬季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此类疾病严重困扰着很多人的身心健康。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喝水少,容易上火,而且洗澡、换内衣的次数减少,这些都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那么,冬季该如何预防泌尿系统疾病呢?

  憋尿可诱发膀胱炎等多种疾病

  大同新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夏永强介绍说,正常人的膀胱是有一定容量的,当尿液在膀胱里积累到一定量时,大脑中枢就会发出尿意的信号。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及各种有毒代谢物质,虽然偶尔憋尿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如果尿液在体内积存时间过长,超量的尿液会使膀胱的收缩能力变差,这些有毒物质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液滞留等问题。此外,尿液长时间停留于膀胱,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每天至少要排尿4次

  夏永强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所以久坐的上班族尤其要养成多喝水和勤排尿的习惯。一般每日的饮水量以2000~3000毫升为宜,白天最好每2~3小时排尿一次,大量饮水时应及时排尿,避免细菌繁殖,进而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排尿是身体排泄毒素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根据个人的饮水量不同,每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大约为4~8次,白天约4~7次,晚上1次,这是最佳比例,但每天至少应排4次尿。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及时排尿,因为憋尿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另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务必尽早就医。

  尿急可能是“膀胱活动过度”

  56岁的李阿姨在冬天碰到了烦心事,上完厕所后出门,刚上公交车就又想解小便,刚刚坐下没多久就又想小便了,还有两次竟然因为来不及找厕所把小便解到裤子里了。更让李阿姨烦恼的是夜里睡不踏实,一夜要起床7~8次,往往每次都只能解一点点,朋友告诉李阿姨一定是尿路感染了,李阿姨自己吃了几种消炎药,可是一点没见好,她有点急了,这个感染怎么这么难治,到社区医院一查尿常规,基本是正常的。李阿姨更加苦恼了,经过医生检查确诊,原来她是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也就是“膀胱不听话,乱收缩”的病。

  夏永强说,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个较新的疾病名词,很多医生对它缺少足够的认识。它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我国40岁以上人群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率达11.3%,其中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仅10%的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是否尿路感染,简单的尿常规就能判断,切忌自行滥用抗生素。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食物,需要注意劳逸结合,条件允许可以主动参加社会活动,避免不良心理的干扰。对于反复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到有专科特色的泌尿外科就诊。

  如何预防尿道炎

  预防尿道炎,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全程足量用药外,还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多饮水增加排尿量以起到冲洗尿道分泌物的作用,有利健康。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忌酒。

  3.不要久坐憋尿,注意保持私处清洁卫生。

 
     标题导航
~~~—访大同新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夏永强
~~~—访大同和平烧伤骨科医院院长郭永宝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文娱
   第10版:体育
   第11版:体育
   第12版:健康
   第13版:疾病防治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冬季小心泌尿系统疾病困扰
骨病冬治,开春不遭罪
冬季多食醋
预防骨质疏松只补钙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