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既有“石窟寒泉”“柳泉”等名泉,又有“七步三元井”“清泉寺井”等名井,水质甘甜性软,自古便佳酿不绝。
大同白酒、黄酒素负盛誉,酿酒原料以高粱和黍米为主。北魏建都之后,大同酿酒业更是发展迅速,规模日益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大同较大的制酒作坊达13家之多。其中,所生产的“晋北烧”为传统工艺精酿而成,酒味醇正,甘醇清香,远近驰名,是宴宾馈赠之佳品。此外,大同浑源白酒还转销河北行唐、阜平一带及内蒙古等地。
据有关史志记载及老辈酿酒匠人回忆,20世纪30年代时,大同较大的13家制酒作坊分别为:位于武定街的“永茂源”,成立于1915年;位于武定街的“德义源”,成立于1885年;位于武定街的“永源厚”,成立于1910年;位于皇城街的“同义荣”,成立于1932年;位于和阳街的“瑞成永”,成立于1886年;位于东关的“万盛源”,成立于1934年;位于南关的“天成厚”,成立于1929年;位于永泰街的“义顺泉”,成立于1934年;位于永泰街的“永瑞泉”,成立于1886年;位于永泰街的“德盛权”,成立于1934年;位于清远街的“集盛泉”,成立于1935年;位于清远街的“复和源”,成立于1933年;位于清远街的“恒丰永”,成立于1933年。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