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市消协提醒

年关将至 老年人谨防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文  慧

  春节将至,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既有“小保姆”式的“温柔攻势”,也有抽奖、赠送礼品等手段,形式各样的“套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频频中招。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消费权益,本期,大同市消费者协会将通过一起消费陷阱的案例,向广大老年人发出预警,提示老年人在消费时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2021年12月26日中午11时30分,4位老人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大同市消费者协会。他们都是退休职工,前些日子,一些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在街上发传单,让他们去宾馆听“保健课”,去了就给发鸡蛋,中午还有八菜一汤的午餐,下午可以乘免费的大巴车周边游。通过几次“授课”,4位老人已经对宣传的床上用品深信不疑,最后一天4位老人共花5200元购买了两套床上用品,并获赠了价值2800元的项链挂件。4位老人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便结伴来到市消协。

  ▶▶处理过程及结果:市消协工作人员受理投诉后,对4位老人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认为4位老人所反映的情况属实,随后拨通了所谓“负责人”的电话,通知对方马上到市消协,在了解实际情况后,经调解,当场退还了老人购买产品的5200元。

  ▶▶大同市消费者协会负责人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在许多老年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产生孤独寂寞情绪,再加上生理机能和认知力的不断下降,一些不法分子便乘虚而入,或小恩小惠、或花言巧语、或威逼利诱,甚至设下温柔陷阱、千方百计请君入瓮,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现在接近年关,很多不法商贩会“绞尽脑汁”地获取利益,所以请广大老年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做到以下几点:

  1.不贪便宜。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骗术,切记不贪便宜,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2.端正健康理念。生病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迷信“神药”,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以防上当受骗。

  3.提高防范意识。老年人应多关注主流新闻媒体,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不盲听盲信,提高警惕,捂紧“荷包”,不轻易掏钱。

  4.子女也要多关注自己的父母,给予情感慰藉,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主题策划
   第05版:社区365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奥前奏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消费
   第13版:消费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年关将至 老年人谨防上当受骗
北方电器 甄选好物陪你过年
水牙线虽好,但还是要好好刷牙
广汽丰田全新SUV车型 “锋兰达”大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