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市四医院护士黄婷婷

防疫一线的“排雷兵”

黄婷婷为外省入同人员进行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戎禹仁 摄

  防护服、手套、鞋套、口罩、面屏……核酸采样十几秒,没有人能记住她们的样子,但就是她们为我们撑起了隐形保护伞。与时间赛跑,和隐形对手博弈,核酸采样员犹如“排雷兵”,用行动默默守护着大同这座古城。

  1月14日16时许,市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黄婷婷与4位同事值守在大同东高速口的核酸采样点。当天,外省返同入同人员很多都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照防疫要求,需要在第一落点进行现场核酸采集检测。

  该核酸采样点设在离高速口不远处的一座小木屋,由于条件有限,黄婷婷与同事们只能站在窗口为受检者采样。“摘下口罩,张嘴,会有一些不舒服,忍耐一下,很快就好……”这样的话语,黄婷婷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婷婷采样时,会将手上的一次性采样器迅速伸进受检者口中,采样后再快速取出,并将采样器前端的一小节在取样管里折断保存,剩余部分扔进医疗废弃物的垃圾袋内。接着,黄婷婷会小心翼翼将样本装瓶封存,确保样本的密封性。

  为了不耽误她们的工作,记者在第二天电话采访了黄婷婷。她告诉记者,大同东高速口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保证随到随检,并由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轮值。“我们医院一天排3个班,当天我上的是14时到22时的班,这段时间我与同事一共为600余人采样,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当记者问她采样时冷吗?能喝上热水吗?电话那头的黄婷婷告诉记者,“防护服里穿着棉衣,而且一直在忙,也不感觉太冷。热水也能喝上,但在做核酸采样时,我们医护人员一般都不喝水,尽量不上厕所,因为一套防护服挺贵的,脱下来就不能用了。再说穿、脱防护服很费时间,天这么冷让大家等太久不合适……”

  本报记者  高燕

 
     标题导航
市四医院护士黄婷婷~~~
~~~比去年退坡30%
~~~
~~~市医保局:错过缴费期,个人补缴还要缴纳各级财政补助部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视觉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时事综合
   第11版:奥前奏
   第12版:消费
   第13版:消费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防疫一线的“排雷兵”
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有新标准
疫情防控措施不严,点名曝光!
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