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华 通讯员 梁日失 君
作为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大同市分行多年来始终以服务客户为己任,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在“特、优、专”上下功夫,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惠民、利民、便民”服务措施,力争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近日,一位客户来到邮储银行平德路支行,她手拿锦旗,不停地致谢:“要不是有你们,我这点钱怕是取不出来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原来,近70岁的张爱萍几天前曾来到邮储银行平德路支行,想取出老伴儿工资卡里的钱。可是老人年岁大了,记不住密码,试了几次后工资卡被锁定。由于张爱萍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她必须到公证处开证明才能接着办理业务。可是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她平时也很少出门,根本不知道公证处在哪儿,张爱萍急得直掉眼泪。看到这一幕,邮储银行平德路支行理财经理张春娟连忙赶过去轻声安慰道:“您别急 ,您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这件事肯定能办成。我先给您画张路线图,结合着图给您讲,您要能弄懂就自己去,弄不懂的话我就请假跟您一块儿去。”张春娟拿出纸笔,边讲边画边标注,从哪儿上车、坐几路、坐几站、在哪儿下车、下车后朝哪个方向走、走多少米就到公证处、办完事该怎么坐车回家……她不厌其烦地讲了两三遍,老人终于听明白了。临走前,张爱萍握着张春娟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标得清清楚楚,讲得明明白白,我一准儿能找到公证处。”
寒风吹散雪花,却无法吹散邮储银行员工服务客户的热情。临近过年,村里的五保户都盼着用社保卡里的钱购置年货,可是路途远、道路滑等原因成为一些村民取钱路上的“绊脚石”。邮储银行灵丘县支行负责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本着“以客户为中心”和“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原则,立即抽调员工组成小分队,突破传统的柜面服务方式,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工作人员或是帮村民激活社保卡,或是带村民到邮储银行设立的金融服务站取钱,看着村民质朴的笑脸,听着一声声感谢,大家心里暖洋洋的。
“金融服务的价值体现在小事上、体现在细节中,品牌的力量也来源于此。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邮储银行大同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该行始终践行邮储银行服务理念,切实为客户解决实际困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邮储银行大同市分行将继续立足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将最贴心、最专业的服务带给客户,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