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课入侵频发,虚拟课堂不是游乐场

  熊  志

  近日,辽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上网课时遭他人恶意闯入,刷屏“老师我爱你”扰乱课堂秩序。据报道,国内多地有学生表示遭受过网课入侵: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上网课时,突然有一些陌生人涌入直播间,有人谩骂老师和学生,有人放哀乐,甚至散发淫秽色情视频。

  受疫情影响,不少学生现在只能在家上网课,但虚拟课堂的教学秩序,因为“网课入侵”而被严重破坏了,这无疑让老师、家长和孩子都异常糟心。

  一些人跑到网课直播间捣乱,未必有什么利益企图,无非是为了整蛊取乐,但这种整蛊行为显然不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往轻了说,干扰课堂秩序本就不道德;往重了说,类似刷屏骂人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至于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更是涉嫌犯罪。

  要维护教学秩序,对于“网课入侵”行为,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严厉打击,不能让网课成为一些人的游乐场。

  首先,应该查清楚,“网课入侵”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据报道,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可以搜索到网课会议号和密码,如果是主动泄露,那么泄露者负有一定的责任。老师、学校不妨积极配合提供相应证据,让平台和警方介入调查,找出背后的始作俑者。

  网课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线上直播课堂的快速发展,提供网课服务的直播平台作为网课的最大受益者,同样有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平台功能,协助维护虚拟课堂的秩序。

  不管是网课平台还是社交平台,面对“网课入侵”现象都应该积极作为,传播网课会议号和密码行为要禁止,内容要及时清理;对于一些频繁出没在各个网课直播间的异常账号,该封禁、屏蔽的,要及时封禁、屏蔽,至少,不能让“网课入侵”那么轻而易举。

  疫情之下,上网课本属无奈之举,要做到线下那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在此前提下,网课成为一些人的取乐工具,也是在增加教学成本,折腾广大学生。所以,从学校、老师到平台以及网络监管部门,各方要合力反入侵,维护好网课的秩序。

  另外也要提醒那些整蛊取乐的人,不要以为去直播间捣捣乱无伤大雅,如此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是在法律边缘危险试探。

  据光明网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晚报早评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文娱
   第10版:体育
   第11版:体育
   第12版:健康
   第13版:疾病防治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看展式社交”兴起带来的启示
扫除屏幕“害虫” 维护网络清净
汇聚向善力量 传递爱与温暖
加强治理
网课入侵频发,虚拟课堂不是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