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尤闻汉唐风”。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从“十三朝古都”西安,到“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从“乌金高原”黄土高坡,再到“巴国之地”陕南安康,只要你的脚踩在陕西的大地上,每轻轻挪一小步,都能从鞋底沾染的泥尘里找到历史递进的印记与传奇,每抬一次头,睁一次眼,你也都能看的见绿水青山,还有那掩藏在树荫水波之中的生活与故事。
史书秘境巴国地
我出生在陕南,从小喝着大巴山的水长大。在陕南,有享有“云中净土,世外桃源”之美誉的南宫山,有“陕西千岛湖”之称的瀛湖,也有曾被著名作家贾平凹誉为“陕南九寨沟”的“千层河”,还有带着神秘面纱的“巴人部落”。行走在那里,看巴山,是景,赏巴水,是景,会巴人,也是景。
在陕西,看汉唐文化,得走古城西安,赏青山绿水,看史书秘境,还得到陕南。而陕南的秘境之美,就美在“巴国”之故地,美在安康,美在大巴山。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境内俊山秀水广布,山美水碧田肥,有“鱼米之乡”的别称,自古以来就是宜居之地。
安康是“巴人故里”古巴子国(巴国)的一部分,据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是为巴子国。《安康地区志》载:“夏商时期,巴族部落在汉江上游建立‘巴方’……安康从属”。著名史学家、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在其所著的《论夏商周三代陕南的族国及其文化》一文中也称:“巴子国,占据安康及四川东部一部分土地。”
周之后,至春秋战国,巴国之地安康又为秦、楚、巴三国反复争夺,后巴国为秦所灭,设为巴郡,正式成为巴人居所,直至西晋太康元年,朝廷为安抚巴山流民,改巴郡为“安康”,寓“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
至此,“巴人”在安康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书写了秘境历史,创造了灿烂文化,开创了特色文明。
云中净土南宫山
南宫山位于安康市岚皋县县城东部,是国家森林公园、古冰川及火山遗址,距县城二十多公里。据说南宫山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北宋靖康年间,初为道观,是道士习修炼术之所,后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胜地,供僧人参禅悟道,为四海佛人朝拜,享受人间香火。
游南宫山,自景区大门而入,一路奇峰怪石,茂林修竹,集奇、险、野、秀于一身,大小景点众多,不胜枚举。
踏足南宫大地,行走在山上,山上的溪流往下淌,山下的云雾往上涨,同一座山,同一个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中的树木绿意森森,藤蔓相依。给人以“身在山间不知人间事,恍如隔世几千年”之错觉。
在南宫山爬山看景,最惊艳的当属我们的眼,而最对不起的也当属我们的脚和腿。带着一身疲倦下山,自然就不想再走了。此时走进山脚下的巴人部落歇歇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巴人部落,那独具特色的吊罐房,竹木搭建的吊脚楼,还有威风凛凛的巴人瞭望塔,傍水而修,依山而筑。吊罐房和吊脚楼的檐下,全都挂着红彤彤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以及各种巴山土特产,瞭望塔上的巴人造型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腰围麻裙,似乎是在忠诚地守卫家园。
身着巴服的人们忙碌穿梭在房中,看到客人进屋,一脸微笑地迎上来,就如穿越时空而来的店小二,满面喜庆的招呼一声“稀客”,给人一种穿越历史回归古代之感。
在吊罐房内围着八仙桌坐下,品一杯巴山泉水泡的茶,既解渴还解乏。待到香喷喷的吊罐肉和巴山菜肴上桌,再斟一碗酒,吃一口肉,喝一口酒,顿时疲惫全无。如再有兴趣,还可摔一个碗,体验一下巴人的“摔碗酒”文化,感受一下巴人的直爽与豪迈,仿佛自己此刻就是巴人,深深沉醉其中。
青碧如苔汉江水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这是唐末诗人罗隐《汉江上作》中的诗句。汉江的水,青碧如苔,在诗人眼里,它就是治愈眼疾的良药。
青碧如苔的汉江水,也是不容错过的一道“美餐”。汉江上的瀛湖,称得上是巴地的“大家闺秀”,它是当地建设安康水电站修筑大坝时拦腰截断汉江而形成的。瀛湖是巴水的一个缩影,它虽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却有“朝看彩霞浮湖面,暮观红日融浪中”的静美,它始终以母亲般的柔情守护着巴地的一草一木,滋润着生活在那里的一方巴人儿女。
瀛湖的水纯净,而且很美。一湖青碧如苔的秀水映着蓝天白云、映着绿树春花、映着翠屏金螺二岛。湖边的亭、廊、楼、院,岸上的人、车、草、木,还有湖上的船、艇、水鸟和浣妇,共同组成一幅画,人游在其中,犹如行走天宫瑶池,不禁要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回行”。
赏汉水,看过“大家闺秀”瀛湖,也定不能错过小家碧玉“千层河”。沿汉江逆流而上,到岚皋县西部与重庆地域交界的横溪乡,就能觅寻到著名作家贾平凹眼里的“陕南九寨沟”——千层河。
千层河,集潭、池、瀑、溪、林等各种动、静态的水景于一体,人与水亲近,人上行,水下行,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步移景换,层出不穷,一层一个样。
在这里,你只有亲眼看过了千层河的水,赏过了千层河的景,你才知它确实应该拥有这个美丽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因为走进了千层河,你方知河有千层、浪有千重、石有千态、树有千姿、藤有千蔓、花有千红,方知一条小河能藏着大千世界,也能藏着大自然的万般风韵。让人看一眼就恋,一恋就记一生。
最接地气巴文化
“一折秦戏千滴泪,唱遍人间大苦情。”在陕南,人们除了喜欢秦腔,还爱本地的巴山民乐。在安康,巴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巴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精髓来自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是一种最接地气、最大众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巴人勇敢、勤劳、坚毅,苦中作乐的性格。
巴人是勇士、武士,也是歌者、舞者和艺者。《华阳国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说的是巴人打仗非常勇猛,视死如归,两军对阵都不忘欢歌锐舞,既鼓舞士气,也在气势上压倒敌人。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巴人不仅忠勇刚烈,勤劳质朴,还拥有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创造出了很多巴人歌曲和舞蹈。流传在巴山一带的花鼓子、锣鼓草、岚河渔鼓、丧鼓子、巴渝舞等富有民俗特色的歌舞,就是巴人在打仗或田间劳作中创造出的一种自娱自乐方式,即便现在,生活在巴山的人们也能人人唱几句,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一代巴人,他们对巴曲的热爱程度,绝不在京剧和秦腔之下。
巴人性格爽朗。在田地间劳作,男女老少齐上阵,为活跃气氛给劳动者鼓劲儿,同辈中人或男或女总会“挑起事端”,以对方刨土、播种、插秧、割麦等环节中的不足之处为由头,说一些隐含深意“作践”对方的话,以此笑着展开“对骂”,逗得老辈晚辈只笑不语,同辈互相帮衬,你一言,我一语,把场面越闹越大,斗的是其乐无穷。
活儿干罢了,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再来二两“包谷烧”(陕南人习惯称自家酿的包谷酒为包谷烧),划拳猜宝,热闹非凡,把疲倦抛到了九霄云外。
巴山如画,巴水如诗。巴地,就是眼与心的诗和远方,它时时刻刻张开怀抱,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它的美,它的神秘,足可使人醉在它的怀抱里,久久不能自拔。
文/图 颜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