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建并打造的‘大同好粮’品牌,提高了我市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市政协委员焦东说。
焦东认为,虽然我市黄花、黄芪等特优农产品很多,但由于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自身加工能力、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同时不重视农产品品牌创建与打造,目前尚未在全国形成叫得响的企业品牌。焦东建议,在政府主导下,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成联合体企业,形成实体法人式的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联合体企业品牌推广产品、拓展市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产地价值、产业价值变成品牌价值、市场价值。要在产品的内外包装上下功夫,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运用好新兴媒体渠道,积极组织企业以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等方式参与“晋品晋味·助农益农”农产品百日消费季、农民丰收节、农博会、北京展销周等展会活动,借力窗口、借势平台,加强营销、讲好故事,让大同特优农产品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打造出更多叫得响的大同特色农产品品牌。
本报记者 郑苗苗
摄影 戎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