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之后哪部剧最火?同样由张译主演的刑侦剧《他是谁》开播以来,优酷站内热度连续7天破万;央视首周收视1.57%,位居第一。该剧对视频平台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刷新了2019年以来优酷用户拉新、会员收入等多项纪录,优酷在苹果商店的下载量也升至视频类App之首。从《狂飙》到《他是谁》,为何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犯罪题材剧如此火爆?最近,《他是谁》主创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不少创作细节,从中或许能总结出一些经验。
有成长 角色才会有魅力
在《他是谁》里,张译再次演警察,此次的角色卫国平有着更为丰富的层次。1988年,他在一次追捕连环谜案的行动中目睹战友牺牲,凶手却逃跑了。他一直背负着这个心结。1996年,当地再度发生恶性凶杀案,在追查的过程中,卫国平发现了更多与8年前连环谜案相关的线索。
从观众的角度看,卫国平这个人物的优点和缺点基本上是“五五开”。优点是执着,缺点是偏执。剧集一开始就展现了卫国平不找到真相不罢休的工作风格:面对碎尸抛尸案,他很快就推导出可能的抛尸地点,并带着团队在垃圾成山的垃圾场翻找。虽然称得上胆大心细,但“88谜案”是他的“心魔”,极大影响了他的判断。他想当然地把1996年的恶性凶杀案与8年前的谜案联系在一起,失去了警察该有的中立立场,最终指纹比对的结果证明他的猜测是错误的,一切又只能从头开始。
都说反派容易出彩,但如何塑造一个有魅力的好人?卫国平是一个颇为成功的例子:要展现人物的变化。他没有多少主角光环,查案时经常碰壁。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人物有所成长。导演鲍成志说:“从第一集主人公拍桌子叫板到第八集学会道歉重新开始,我们想展现一个人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在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真相的挖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寻错方向、大海捞针、陷入僵局才是日常,这是我们想表现的一种真实。”在他看来,卫国平这个角色的魅力在于真诚:“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随波逐流,也从没让自己放松懈怠。虽然老成了,但他依然保持着真诚的心和纯粹的追求。”
不端着 节奏张弛要有度
《他是谁》的故事主线是沉重的,剧集的氛围却没有过分压抑,反而偏向生活化。比如卫国平与师父顾卫东、前辈二哥、同辈宋哲、徒弟汤志远等警察同僚的相处就充满了人情味:卫国平与二哥讨论案情,不在办公室而在澡堂;汤志远原本是一个愣愣的新人,但肯学肯干,终于也能提出关键意见;至于顾卫东与卫国平,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卫国平“没大没小”,领导训斥他喝茶、领导站着他坐着,顾卫东也毫不介意……
鲍成志也是《警察荣誉》的联合导演,他成功塑造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警察角色。他说:“警察他们的这些‘中二’互动都挺原生态的。越是压力大、越要面对生活阴暗面的职业,越是会找一切机会给自己解压。同事、战友都是彼此的心理疏导员。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干警,很多都不是想象中的不苟言笑、眉头紧锁,他们反而比一般人更有趣。”
无论是《警察荣誉》《狂飙》还是《他是谁》,近两年受到观众欢迎的刑侦题材作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端着”,通过生活化的细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弱化类型作品的冷峻和惊险。正如导演鲍成志所说,《他是谁》的特点就是把刑侦类型剧与现实主义题材剧两者结合:“一个恶性案件如何影响了普通人、警察和罪犯自己的生活?我们这里做出一点尝试。更大胆的想象力、更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这不是《他是谁》想表达的东西。我们希望回归现实、回归平凡的人物,不管是执法者、百姓还是罪犯,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又有着影响对方命运的能力。”
真实感 平实手法拍奇案
《他是谁》里的案件都是连环杀人案、碎尸案等奇案,但剧集的拍摄手法反而颇为平实。编剧吴迪和李芳表示,他们在创作阶段参考了很多真实案件,但并非刻意选择猎奇案件:“我们看的是哪些案件能更好地承载和表达我们的想法:每个真实案件的侦破,背后都有无数干警的心血和付出。”吴迪和李芳在创作前期接触了很多恶性案件专案组,他们最深的感受就是案件和办案干警的人生已经紧紧交错在一起。“我们去某个派出所采风,就看见老所长带着新所长在街角祭奠,那天是他们所一个至今未破的重大命案的案发日。除了告慰逝者,也是提醒全所干警,无论花多少年,终有一天要搬开这块一直压在他们身上的石头。”
主创们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表现出干警“不破不休”的韧劲。《他是谁》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一个刑事科学技术没有现在发达、破案主要靠警察个人经验和意志的时代,有时候一个案子要耗费几代干警的努力才能侦破。吴迪和李芳说:“我们不追求多么精巧的罪案设计,也不想做多么花哨的悬疑包装。因为他们办的案子,随便拿出一件都足够困苦艰险,足够打动我们。”
“老一辈刑警大多不是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当时整个中国就没有多少人学这样一个冷门专业。他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方方面面的手段去破案,这个韧劲很让我感动。这也是过往刑侦题材里没有的,以前大多做悬疑感,但这个剧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干警的付出、坚持和责任。”鲍成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