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浙江绍兴的人文历史画卷,故址遗迹俯拾皆是,名人雅士灿若星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雅韵、陆游唐婉的两阕《钗头凤》传说,便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历史人文风景。
一帖《兰亭序》,风流冠千古;两阕《钗头凤》,哀感尤动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瞻兰亭访沈园,只为近距离感受这千古风韵与不老爱情。
兰亭:一序千古魏晋风
一道曲水,从苍翠的绍兴兰渚山下流出,千百年来绵绵不息,流出了千古法书、不朽序文。那一座古亭,一弯曲水,立起一座永恒的艺术丰碑。
这就是书法者心中的圣地——绍兴兰亭。据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而享誉海内外,2004年与爱晚亭、琵琶亭、醉翁亭荣登“国家名片”——《中国名亭》第一组邮票。
走入景区,映入眼帘是一片青葱翠绿的竹林。清风徐来,竹影婆娑,鸣禽啾啾,顿觉幽深空寂,正应了当年王羲之笔下“茂林修竹”的胜景。沿着鹅卵石小径一路前行,未见“此地有崇山峻岭”,只见一些并不高峻的小山峦,倒也叠翠披秀,满目青葱。
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流潺潺,鸟鸣唧唧,犹如置身世外,心神怡然。亭台楼阁,错落于山水之间,一切皆是恬静幽雅,将天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和谐融为一体。
一路游览了鹅池碑亭、兰亭碑亭、流觞亭、御碑亭、王右军祠、墨华池、兰亭书法博物馆。古雅的建筑,精湛的碑刻,奇妙的楹联匾额,处处散发着儒雅的翰墨风韵。兰亭的每一处都是风景,都是人文,都是故事。
款款前行,在一方岩石层叠的开阔地带,几位盛穿古装的少女,站在蹲立在蜿蜒的“之”字溪流两侧,轻轻地将一只只青瓷制作的觞放进溪水中,让其沿着“之”形小溪穿行而过。几位游客在溪边仿效古人,端起从水中舀起的酒杯,饮酒作态,昂首吟诗,不时引来阵阵哗笑。这是“曲水流觞”的模拟场景,也是兰亭皆景中最著名的景点。
我站立溪边,仿佛闻到了美酒的醇香和翰墨的气息。景区里播放着悠扬古筝曲子,像一泓清澈的溪流,漫过了我的心头。我仿佛置身于魏晋时代,与那些峨冠博带的风流名士欢聚在一起,其中有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东山再起的谢安、才冠一时的孙绰。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借“上巳节修禊”之名,邀集朝野群贤四十余人,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兰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雅集。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群群贤名流在曲水边席地而坐,饮酒赋诗,各抒胸臆,忘情地融入眼前的一方山水之中。
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载着一只只盛满美酒的“觞”,慢慢地顺水而下。溪流曲折时缓时急,羽觞时停时走,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赋诗不成,就要罚酒一觞。于是,那醇香的美酒和清澈的曲水,便流成一首首动情的诗篇,大家纵情于流觞曲水,陶醉于诗情酒意。
雅集得诗三十七首,结集为《兰亭集》。乘着酣畅酒兴,王羲之挥鼠须毫,用蚕茧纸,随意率性草稿,为诗集撰写下序言,即《兰亭集序》。正是畅叙幽情、游目骋怀的极佳心情,加之酒精的神奇作用,王羲之超常发挥,写成了书文双绝、享誉后世的千古绝唱。据说后来王羲之多次重写,但都不如这篇写得精彩。
站在兰亭序碑前,我久久地观览碑刻的神韵,尽管是冯承素摹本(神龙本)的复制品,但从字里行间,仍感受到结体的欹侧多姿,笔画的气韵生动,章法的疏朗通透。凡是相同的字,如“之”“以”“为”等字,写法无一雷同,令人叹绝。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创造了后世无法逾越的艺术高峰。
难怪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如获至宝,命书法大师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临写,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据说真迹作为殉葬品,伴唐太宗下葬,埋藏在昭陵,也成了千古之谜。
会稽山下的一曲细流,流出了中华文化的一脉清泉,“兰亭”也由此成了神州历史上的一个书法地标,其诗意人文精神一直成为文人雅士心中的圣地。青山不老,曲水长流,那翰墨的醇香飘拂千秋万代。
沈园:曾是惊鸿照影来
也许是那两阕《钗头凤》的哀感动人,我对沈园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徘徊在沈园门前,心情有些沉郁,迟迟不愿进入。
良久才进得园去。一块椭圆型巨石突兀眼前,上刻“断云”二字,取自陆游“断云幽梦事茫茫”诗句,寓意“断云悲歌”。“断云”实为“断缘”,细看眼前这块巨石,虽然中间断为两截,但又紧紧相依、不愿分离,尤如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虽断缘分,然心不断,不然怎会有“错”与“莫”、“难”与“瞒”的怨恨哀愁。
转过几座石桥,便是如故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暗诵着陆游的咏梅词,在亭内小憩。据传此亭是当年唐琬遣酒款待陆游之地。
遥想陆游当年,也是一个东风摆柳、桃红迷人的春日,他独自一人来到沈园赏春散心。也许是冥冥中注定的劫数,他忽然瞥见了那个魂牵梦绕的背影。而唐琬也在回眸一笑间,看到了那个惆怅孑立的他。 “人成各,今非昨”,谁能想到,昔日恩爱的夫妻,劳燕分飞数年后,竟会在这里不期而遇。唐琬还是大方地遣仆人送去酒肴致意。陆游望着渐行渐远的唐琬倩影,悲愤中将送来的黄縢酒一饮而尽,于是酒入愁肠,化作万般情愫,将满腔的爱恨哀愁,泼墨于园中的一堵粉墙上,写下了这阕悲怆绝伦的爱情悲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后来唐琬无意间见到此词,肝肠寸断,含泪也和了一阕。从此,她悒郁成疾,两年后便香消玉殒,时年不足30岁。
当年陆游题词的粉墙早已“雨打风吹去”,沈园也非当年之沈园,人为开发了若干景点。这两阕词嵌刻在园中的青砖墙壁上,成为沈园最经典的“钗头凤碑”一景。
驻足碑前,暗生惆怅,残壁遗恨,令人嗟叹。沈园,正因为有了这两阕《钗头凤》,目睹了这幕爱情悲剧,才有沉甸甸的人文情怀,成为一大爱情名园。园内的景观,也多按陆、唐的爱情故事与陆游的诗境词意来布置的。比如,眼前的“春波惊鸿”景区。
沈园的不期而遇,随后唐琬的孤郁而终,成为陆游心头永远的痛。这位“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铁血男儿,违抗不了母命,一纸休书将心爱的唐琬逐出家门,一阕悲词又误了唐琬性命。从此,沈园成了陆游终生魂牵梦绕的地方,一生为之救赎。
伤心桥下的春波,时时涌起对唐琬的怀念涟漪。几十年的情感与思念,几十年的无奈与愧疚,陆游用字字血泪凝成了亘古沈园诗章。
陆游是个高寿高产的诗人,一生创作诗词多达九千余首,其中写了五十余首来怀念唐琬。无论是睹物思人之作,还是游园寻梦之篇,陆游爱之切、情之挚、恨之烈、伤之哀,字字椎心泣血,读来令人心碎。
除《钗头凤》词外,最著名的沈园诗,便是陆游75岁时,在唐琬“梦断香消四十年”后,再次游沈园,写下了的《沈园》绝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园内一巨石上,刻有元好问的词句。一群红男绿女喧嚣着在石旁拍照。不远处长廊挂满的许愿风铃,在微风中悦耳弹唱。那些许下的美好愿望的“悄悄话”,在风中细吟。
我独自在沈园行走,不经意间又转到碑墙旁。斑驳的墙壁,早已没有当年的印迹,唯有那两阕《钗头凤》词传诵至今,成了永恒的绝唱,默默地述说着那段“春波惊鸿”,成为沈园不老的风景。
爱情不老,沈园不老。
文/图 许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