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力克“套娃”收费

  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8月21日,对于备受诟病的智能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出手整治,引发网友叫好。

  “按的是遥控器,点的都是陷阱。”电视收费名目之多,操作之复杂,着实让人不堪其扰:各种会员层层嵌套、不能互通;手机上开通的会员,电视却没法用;即使用户愿意充会员,还有各种细分领域的收费在后面等着;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平台连投屏功能也要另外付钱……好好看个电视,咋就这么难、这么烦?

  种种乱象的根源,都是利益在作祟。随着电视机硬件的盈利空间越发有限,内容运营、植入广告成为商家日益倚重的盈利渠道,智能电视背后的利益主体都想分蛋糕、割韭菜,或是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暗中转移隐性成本。如此一来,整体处于弱势的用户无奈地承担了所有。

  官方出手专项整治,切中了群众的痛点,释放了刮骨疗毒的决心。

  清清爽爽的电视,容不得太短视。各大服务方具有技术优势,更应该在商业模式上理清理顺,探索更友好、更透明的收费体系,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此方为共赢之道,“内容变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晚报早评
   第05版:社区365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体育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消费
   第13版:消费
   第14版:说法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针头线脑”检验城市治理“绣花功夫”
暑期托管解民忧 希望服务能持久
力克“套娃”收费
铲除驾照买分“生意经”,不妨试试信用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