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8月21日,对于备受诟病的智能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出手整治,引发网友叫好。
“按的是遥控器,点的都是陷阱。”电视收费名目之多,操作之复杂,着实让人不堪其扰:各种会员层层嵌套、不能互通;手机上开通的会员,电视却没法用;即使用户愿意充会员,还有各种细分领域的收费在后面等着;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平台连投屏功能也要另外付钱……好好看个电视,咋就这么难、这么烦?
种种乱象的根源,都是利益在作祟。随着电视机硬件的盈利空间越发有限,内容运营、植入广告成为商家日益倚重的盈利渠道,智能电视背后的利益主体都想分蛋糕、割韭菜,或是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暗中转移隐性成本。如此一来,整体处于弱势的用户无奈地承担了所有。
官方出手专项整治,切中了群众的痛点,释放了刮骨疗毒的决心。
清清爽爽的电视,容不得太短视。各大服务方具有技术优势,更应该在商业模式上理清理顺,探索更友好、更透明的收费体系,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此方为共赢之道,“内容变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