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岁月深处一声声悠扬的钟声,2024年到来了。在这新年新日子里,欣然翻开案头上的这本《岁时记:2024年诗画日历》,欢愉之中,心头不禁溢满了无尽的憧憬和希冀。翰墨飘香里,就让我们在这诗画相拥的美好境地中,抖擞精神,向着缤纷亮丽的2024年奋力进发。
全书以时间为顺序,用366首古韵诗词,配上366幅瑰丽国画,倾情记录着366日的清欢与小确幸。徜徉在这样的诗画日历里,既可一赏四时风光,又可饱阅人间万象。展开洁白的册页,春花在绵绵春雨中悠然绽放,秋月在宁静的夜色中散发出澄澈的月光;夏荷擎着娇艳的“尖尖顶”,正深情凝望着太阳的方向;冬雪皑皑,晶莹的雪花给大地披上了洁白的圣装。天地悠悠,岁月倥偬,平凡的日子就在这四季的更替中,就在人们辛勤的耕耘下,一天天变得流光溢彩起来。
《岁时记:2024年诗画日历》以缱绻的诗笔,以绚丽的砚墨,讴歌着怡然的生活,描绘着时代的壮美画卷。它呈现《诗经》的清纯,评述唐诗的浪漫,揭示宋词的典雅。它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如此明媚的字眼,热情颂扬春天的到来。它用“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这样晓畅的语言,告诉我们在忙碌的耕作之外,也要学会静享田园之乐。它用“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提示我们,把握时下,珍惜拥有。它用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形容冬的凛冽和圣洁。漫步于浩瀚的诗林,你可以领略到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体悟到陶渊明的洒脱,一睹王昌龄的俊逸。陶醉在这意趣悠远的情境中,你将真切感受到古典文学博雅的气息,业已扑面而来。
令人惊喜的是,在品读古诗词深厚意蓄的同时,随诗所配的古老国画,仿佛又把我们带入到色彩斑斓的艺术天地。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恣肆汪洋的想象力,描摹了神仙眷侣般的圣洁爱情。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用近乎写实的悉心描摹,展现了汉藏一家亲的深厚渊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动静两相宜的表现手法,绘制了暗流涌动的古代权贵生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长卷的方式,生动呈现出宋王朝的繁荣景象。这些流芳百世的古画作,从不同的视角,彰显了画家们非凡的艺术造诣,表达出他们超拔的心灵追求,也为记录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细细揣摩这些精彩纷呈的张张画卷,置身其间,仿佛穿越到历史的大漠深处,抚今追昔,多少楼台已消弭于烟雨迷蒙里,多少千年故事已随风飘散到滚滚红尘中。画中叙说着业已久远的过往,也将国人的情感、美学观念和价值理念,一览无余地表达了出来。
这是一本饱含诚挚情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能纾解大众乡愁的日历书。品读这样温情的书,让人有种找到“家”的感觉,正如册页中的推荐语所言:“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首田园,一轴山水。”全书跟随季节的律动,描摹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迁演历程,吟咏了华夏大地壮美的人文风景,勾勒了温润可亲的风俗长卷,以小日历大主题的深刻蕴涵,鲜活地展现了中国人的风雅、智慧和艺术情怀。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风尘仆仆赶回到家中的时候,不妨凝神屏气,好好翻看一下这本百科全书似的“岁时记”,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濡染着我们的心灵,净化着灵魂,拓展着视野,增强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全民阅读时代,碎片化式的阅读已悄然崛起,为传播知识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本书的出版,可谓很好地顺应了这种趋势,以短小精悍的内容、形神兼备的绘画、新颖活泼的构图、端庄典雅的设计,讲述了华夏古老的历史及其文化。同时,也在勾连古今中,凸显出中国日新月异的翻天变化,鲜明展现出“诗画传情迎新年”的欢乐主题。
《岁时记:2024年诗画日历》以清新澄澈的意境美,邀你在烦嚣的日子里,品四时之味,观民风民俗,唤起根植于民族记忆中最唯美的中国情结……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