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量足价稳“菜篮子”装满市民幸福感

  任翔宇

  小寒节气,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2℃。虽然天气严寒,但在市内各大超市、便民市场、小区周边菜店,买菜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由于市场调控和保障有力,我市“菜篮子”供应量足价稳。(《大同晚报》1月8日)

  商务部门市场调控和保障有力,寒冬时节市民“菜篮子”量足价稳,这样的新闻背后,是让人安心的幸福日常。手中有粮心不慌,这是老百姓过日子的铁律之一,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保价格,保供应,保安全,“菜篮子”与广大群众幸福指数密切相关,更是体现社会治理能力的民生考卷。

  报道说,“商务部门积极引导商超企业根据季节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备齐备全各类商品,动态监测振华货栈、康圆果蔬、金满仓粮油市场以及大型商超等重点保供企业的经营情况,对生活必需品实施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了解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平价保障的意义,就在于在寒冬时节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让百姓买得到、买得起,保质保量吃上新鲜农产品,保的是民生,赢的是民心。

  报道还说,“目前全市各重点保供企业进货渠道畅通,生活必需品即缺即补,库存波动情况基本平稳,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消费品市场价格基本持平”。寒冬时节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农产品流通中可能面临的运输周期、天气影响等不确定因素,运输过程中生鲜的损耗率也反过来影响着供给数量和价格,保障供应,“菜篮子”既连着百姓的饭碗,又连着群众的感情,既需要科学管理,也需要精准预判制定因地制宜的本地预案,让蛋肉粮油和蔬菜水果的经营者和群众都成为“菜篮子”的受益者。

  “菜篮子”的保障里还离不开保安全,“菜篮子”必须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进货渠道要正规,蛋肉粮油和蔬菜水果要有检验检疫合格证;市场内流通食品的卫生安全、经营秩序;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健全全链条信息监测,食品安全不能放松,要严格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最大程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民生”牵动人心,“菜篮子”工程关乎百姓生活,是必须兜牢的民生底线;千方百计保平价、保供应、保安全,全面提升“菜篮子”保供能力,以更优质量、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是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老百姓的“菜篮子”满满当当,幸福感才会稳稳当当。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健康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激发冰雪活力,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
量足价稳“菜篮子”装满市民幸福感
参加社会实践 书写精彩未来
团建不能念歪经
“提现设门槛属霸王条款”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