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回归“真本色”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生鲜灯禁令”实施首月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食用农产品销售者30余万家次,对仍在使用“生鲜灯”的近3万家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责令整改,对拒不改正的开出多张罚单。

  “生鲜灯”仿佛为生鲜蔬果开了“美颜滤镜”,通过调整光照颜色让食品看起来更“新鲜”,能够掩盖一些缺陷、提高商品卖相,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商家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购买不新鲜的生鲜蔬果,本质是缺乏诚信的表现,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从2023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

  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一些市场发现,各家档口此前鲜艳的“生鲜灯”几乎看不到了,白色的节能灯成为“主旋律”,摆放的食材去掉“美颜滤镜”,更能直观看到产品原本的色泽。

  散去各色灯光迷雾,使不合格食品无可遁形,让消费者眼见为实,并以此倒逼商家改进食材质量,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市场环境。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健康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在火热生活中唱响冰雪之歌
回归“真本色”
纾困解难送帮扶 顺利就业铺通途
希望环卫工的“福利” 多一些、更多些
陪拍成生意 规矩不可少